1.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吸引人、留住人的土壤。为什么很多南方人到了北方生活不习惯,南方的植物到了北方就不能好好生长?因为水土不服,土壤变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影响。这里面有价值观的不同,有生活方式的不同,有行为准则的不同,有人际关系的不同。
2.企业文化的三个要素
(1)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价值观念就是要明确企业的是非标准,即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企业里是“好人”,得到重用,得到利益;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不被重用,得不到利益;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大家普遍追求什么,羡慕什么。
(2)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行为准则主要是企业认为应当如何做人与做事,企业对什么事情可以宽容,对什么事情严厉禁止,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它涉及决策机制、人际关系、考评标准等。通常说来,规章制度就是基于行为准则来制订的。
(3)习俗与习惯。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习俗与习惯是一个企业在老板的影响下长年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规定动作,比如大家都非常有时间观念,企业年底搞联欢晚会、发奖金,什么时间发什么东西,超额完成任务了到哪里去游玩……这些事情会让大家惦记,年复一年地搞下去就成了公司的文化习俗。
3.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就是一个群体普遍默认的、心有灵犀的、不需要讲出来的、不需要解释的、发自内心认同的共识。它是隐形的,不张扬的,是基于自信而产生的,带有自豪感的一种信念。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不然。榜样的力量远远赶不上文化的力量,因为榜样的力量是试图用少数人去影响多数人,而文化的力量则是用多数人去影响少数人。所以一旦某种行为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文化,就很难改变了,就像请客送礼一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大家并不觉得不对,不管送多值钱的礼物都觉得心安理得,很少担心这样做是否会构成行贿罪。大家可能还记得电视上的这样一个场景,2008年雪灾期间,火车、汽车都停运了,电视台的记者在一条高速公路上发现有一个农民工背着大包走着回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走回家去的时候,他的答案非常简单:我要回家!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一切都是下意识的,很少有人去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是想当然地去做。就像过什么节、吃什么食物一样,一旦某件事情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就不用别人提醒,大家都会这样做,彼此心照不宣。很多中小企业员工目前最缺的就是信仰,包括政治信仰、精神信仰和企业信仰,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东西,缺一不可,企业文化其实就是根植于员工内心深处的一种集体信仰。
一种文化和制度可以把潜在的坏人变成好人,也可能把潜在的好人变成坏人。所以土壤的性质与特色会决定作物的品质和特色。企业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信与不信、认同与不认同。企业只能吸引那些认同本企业文化的员工,留住那些喜欢这个环境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