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它结合了我从事采购与供应链15+年的工作经验与思考总结。我曾在互联网采购平台企业、世界500强的实体企业任职,专业聚焦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全国走访了数百家企业,对话了上百位商业领袖。
在业务实践中,包括给央国企在内的诸多客户提供采购与供应链的咨询服务,闲暇之余陆续撰写发表了关于供应链方面的行业白皮书、调研分析报告、期刊杂志,并创办了自媒体“黄太阳供应链笔记”发布了数百篇文章,获得了一批粉丝用户的认可。
身边有不少朋友希望我尽快出一本书,我深知在专业垂直领域出书是一件艰难的事,生怕哪儿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误导了用户,辜负了粉丝们的信任。所以,原本早在两年前就要出版的书,迟迟拖到现在才与大家见面。
行业里关于采购与供应链的书很多,但每个行业的差异性很大,很难直接照搬模式。同时,供应链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具备全局观与整体观,很多企业的供应链部门都是由采购部门升级而来,这其中难免会有诸多的惯性思维。
转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着实困难。供应链的概念源于美国,近年来在国内火爆起来,但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对于供应链的认知,尚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其中,专门围绕建筑工程行业讲述采购与供应链的书更是少之又少。但在新发展格局之下,转型已是企业必然要面临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书会从三个部分与你分享供应链的转型之路。
本书的第一部分围绕政策导向、采购痛难点、供应链发展新模式展开,身临其境的为你揭示企业转型确定性方向、专业口所面临的困境、转型升级的方法论,以此来说明供应链转型迫在眉睫。如果你是采购与供应链的从业者阅读到这一块,希望能作为你推动企业供应链转型升级的汇报素材;如果是企业的老板阅读到这一部分的内容,便能理解专业线在具体业务中的难点,主动推进企业的供应链转型升级。
本书的第二部分有五个章节,从五个维度为你讲述供应链转型的五个方面,分别是建体系、升模式、强金融、用工具、搭组织。转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能只在思维理念上升级或者在一个点上发力,而应该是建立全局系统认知,从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规划设计供应链,从而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第三部分针对建筑材料中一些特殊品类,诸如隐蔽工程材料管材、半成品材料涂料、定制产品橱柜,为你讲述这些不同属性的建筑材料,它们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落地中应该的注意事项。每一个品类都有其行业特性,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建立“一品一策”的思维理念。通过本章的内容,旨在让你少踩坑。
在这本书的不同章节里,我回答了“什么是建筑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对供应链的要求”、“建筑供应链的特征”、“谁是链主”、“供应链转型路径是什么”、“如何实现供应链数字化”、“标准化怎么建设”、“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不同供应链组织架构对比”、“供应链电商平台运营”等话题,希望通过本书凝结共识,正本清源,助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书里也提出了诸多的研究模型,诸如“供应链转型五维法则”、“7+4工程价格体系”、“供应链价值闭环三大体系”、“721集采业务流”、“四大关键会议”、“数字供应链174模型”、“平台运营四大关键要素”、“运营成功三大评价标尺”等,通过这些数字模型构建起对供应链的认知。
这本书注重思维方法以及可落地性,文中穿插了诸多案例。行文风格采用业务语言,不会出现诸多高大上的概念词汇,真正的让您快速消化书中的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您对照自己的业务就知道如何实操落地。
最后,感谢参与案例素材贡献的粉丝朋友们,给我无穷的素材与营养,愿与各位读者共勉。
黄太阳
深圳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