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潮的本质是去泡沫化

也就是说,过去依靠疯狂开店实现增长的模式路径,已经到了尾声(当然,对于新创平台,从表象上看,在短期内开发门店是增长驱动力,如1919酒业连锁)。对于已经拥有大量门店的品牌来说,门店运营效益的如何维持是个头疼乃至致命的问题,不仅门店的进店人数规模停滞不前,进店后的成交效率也在降低,确实有大量的消费者从线上被截流了,或者说是被线上的多选择扰乱了心神,购买决策过程变得复杂,企业的营销成本上升、收益下降。这是营销的痛苦时刻,依靠传统的店长激励、店员打鸡血、提升服务水平,都不能解决这个根本困境。

根本困境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路径发生了不可控制的改变:接触途径、影响因素、购买渠道、关键决策因素都发生变化。品牌连锁门店仍然是品牌购买的首选,但是认牌购买的人群却在减少,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形象(或传统品牌资产)投资的收益在减少。传统门店运营的那些“抓手”失灵了。

新的抓手在哪里?未来门店应该怎样才能再次辉煌?

未来门店究竟是什么形态?

从2014年起,我一直说,电商对门店形成一定的分流,但不是颠覆,移动电商恰恰是门店的机遇。可惜听明白的并不多。

移动互联网拯救了门店,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是未来一切企业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无论线上、线下,无论两者怎么来去,本质都只有一个:抓消费者。具体说是四个关键节点:吸引(点击/进店)、规模(流量)、转化(成交)、黏性(重复购买、口碑)。

零售门店本身首先要进行软硬件(即产品概念层面)的升级:门店不再是货架+PG(导购)+收银,而是用户体验+粉丝入口。这不是简单地增加休闲座位、改变装修风格、增加互动电视屏、提供免费WIFI、到处放置二维码,或者如嘿客一样提供商品选购触屏等就可以解决的。

企业需要对门店本身进行新门店概念设计,依据各行业消费者特性,提供一个新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让顾客购物体验更流畅、更方便、更舒心。需要提醒,这才是零售黏住消费者的本质。

现在很多门店新招却是新瓶装旧酒,增加了顾客接触环节,却让顾客更麻烦,比如烦琐的注册手续、冗长的兑奖认证环节等。这类新招,在产品概念上就犯了逻辑错误。

门店的集客入口化与节点化:谈零售O2O的都在强调门店的获客入口功能,门店成为获取公众号关注度、注册量的入口。但是,仅谈集客入口功能是不足的,必须与节点化联系在一起才是正解。

节点化简单说,就是零售门店具备快递服务的智能,相当于餐饮店的外卖。显然,品牌连锁企业要研究符合本商品定位、品位的“外卖SOP”,上门服务是O2O的大势所趋,消费者越来越懒,企业必须让消费者信赖、依赖自己的上面服务,这都需要一门新技能:外卖SOP(送货上门标准作业流程)。在外卖SOP背后,是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打通平台与门店的UBER系统:自动根据用户地址,分配订单到门店的O2O系统,这才是O2O的贯通一体。

实际上,在餐饮行业,这个问题被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以重资产(配备订单系统、设备、配送员)的方式,以第三方外包的方式解决了。那么,其他行业呢?

未来门店的第三个形态是智能化:除了在《未来零售三板斧1:门店流量贵如金》一文所谈的智慧零售,门店智能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核心:体验梦幻化。

体验经济、体验营销等谈的很多,但都不得要领,既没有将体验转变为战略驱动的洞察,对体验本身的理解也很狭隘,而是搞一些休息、色彩、灯光等空间软装饰层面的“新体验”。这种体验都是无根之水,没有解决门店本身的战略困境。

如果说电商分流商品采购份额,这是渠道层面的流量(购买力)再分配,部分消费者的确会被“惯坏”,养成在被窝、马桶购物的惰性,那么,门店需要思考的真正问题是:

其一,消费者真的不愿意去门店逛街、购物了吗?

其二,为什么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去门店采购了?只是因为懒了吗?

其三,就算是被养懒了,难道电商满足了消费者的大部分需求了吗?

经过上述“三问”,所有门店运营者其实不难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第一,消费者并不是不去逛街,更不是不愿意逛街,因为今天的逛街首先是一种社交行为,其次才是购物行为。这个认识你想到了吗?这才是关键。

第二,的确有部分消费者不乐意去门店采购了——谁还愿意在快递可以送货上门、价钱还更便宜的时候选择自己浪费时间、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呢?注意,这个判断与第一个依然有关联:消费者乐意拎与社交性逛街有关的物品,而不是牛奶、面包、蔬菜。

第三,明白上面两个问题后,门店运营者是否有点明白业绩下滑的问题了?门店货品有没有给见多识广(淘宝买家)的消费者意外的惊喜?为什么你的门店不能在消费者不想带着物品逛街时,给他一个快递到家的服务?这个不就是处理一个订单的新销售流程而已,难道很难吗?除了卖产品、卖服务,对于进店的消费者就不能再“建立关系”了吗?难道消费者会拒绝一个对购物后有服务的营业员吗?

上面说的是门店体验战略思维的转变,下面再说说体验的梦幻化,这是需要想象力与创新力的部分。

今天的消费者的确更挑剔了,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如果消费者都被电商驯养成只会购物的傻瓜,那才是实体门店的真正危机。当然这种情况绝不会出现,因为变成傻瓜(如那种什么都网购的宅男、宅女)不符合人性,人性的主流是希望丰富多彩、渴望意外新奇,包括对逃离出轨都有潜在的欲望。这些都是梦幻化的人性基础。

那么未来零售门店的梦幻化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三个核心科技,将驱动门店的梦幻化:机器人技术、AR技术、智能家居技术。这三大技术将彻底改变门店的传统形态,让每一家门店都有机会给进店的消费者制造一个独一无二、难以忘记的“场景体验”,让消费者不但购物满意,而且愿意第二次再来。

类似的技术、包括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成本都在快速降低,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零售企业需要做的,是在深刻理解零售本质变化的前提下,系统规划、论证各自品牌门店梦幻化的内容、路径。

未来门店不是修修改改,而是要创新升级。其中,对现有门店进行彻底的整改,是当务之急,否则,去泡沫的关店潮依然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