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指标中,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有的企业认为,将终端布置得像艺术品那样漂亮就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 “将卖场当秀场”,忘记了终端的第一要务是销售的想法;有的企业认为,尽可能地扩大网点分布,让消费者感觉品牌无处不在,这种想法忘了消费者也有“视觉疲劳”。
宝洁公司在终端管理上,曾经提出了“终端管理七要素”,位置、陈列、分销、价格、库存、助销、促销,是较早的终端管理的标准。但是对这七个指标的量化标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节试图在这些缺乏量化标准的终端管理要素上,做一些有益的量化尝试。
由于我们前面已经对促销、库存、价格等指标分别进行了量化剖析,在这里就不再做重点介绍。
位置
终端门店销售类别不同,对位置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肯德基有一套规范的选址流程,比如,人流闹市区的拐角位置不低于多少平米,甚至紧贴主要竞争对手麦当劳开店的原则;吉之岛对卖场商圈的界定非常苛刻,包括多少公里以内,必须有多少住户,步行人流、车行人流各要达到多少。实际上,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每个企业都可以归纳,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和行业特性的选址标准。
归纳法在终端选址上的应用基本步骤如下,以照明企业为例:
第一步,将全国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客户建店位置进行归类,假设符合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客户共有500家。
第二步,将这500家客户选店位置的所有特征尽可能罗列下来,并统计相同特征出现的次数。
表7-3 选店位置特征统计表
门店位置 |
出现频次 |
独立特性 |
兼容特性 |
闹市商业区独立店 |
16 |
A |
D |
靠近社区的社区独立店 |
12 | ||
其他临街独立店 |
4 | ||
其他位置 |
1 | ||
当地排名前两位的建材市场或建材街 |
344 |
B |
DC |
其他建材市场或建材街 |
123 | ||
建材市场正对进出口位置 |
24 |
C |
DB |
建材市场电梯口位置 |
108 | ||
建材市场拐角位置 |
79 | ||
建材市场中段位置 |
256 | ||
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隔三个铺面以内 |
286 |
D |
ABC |
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隔三个铺面以上 |
175 | ||
不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一起 |
39 |
第三步,对有兼容特征的门店位置进行合并和提炼,重点提炼出现频次高且能兼容的特性,就是最具销售潜力的门店位置特征。
表7-4 有兼容特征的门店位置特征统计表
门店位置 |
出现频次 |
独立特性 |
兼容特性 |
当地排名前两位的建材市场或建材街 |
344 |
B |
DC |
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隔三个铺面以内 |
286 |
D |
ABC |
建材市场中段位置 |
256 |
C |
DB |
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隔三个铺面以上 |
175 |
D |
ABC |
其他建材市场或建材街 |
123 |
B |
DC |
建材市场电梯口位置 |
108 |
C |
DB |
建材市场拐角位置 |
79 |
C |
DB |
不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一起 |
39 |
D |
ABC |
建材市场正对进出口位置 |
24 |
C |
DB |
闹市商业区独立店 |
16 |
A |
D |
靠近社区的社区独立店 |
12 |
A |
D |
其他临街独立店 |
4 |
A |
D |
其他位置 |
1 |
A |
D |
依据排序结果和兼容性特征,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门店位置的第一特征,是位于BDC大项中的三个小项:(1)位于当地排名前两位的建材市场或建材街;(2)铺面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相隔三个铺面以内;(3)优先考虑位于市场中段的位置。第二位优选位置为:(1)位于当地排名前两位的建材市场或建材街;(2)铺面与主要竞争对手左右相隔3个铺面以内;(3)建材市场电梯口位置。然后以此类推。
陈列
行业不同,甚至同行业但品牌定位不同,对陈列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建材行业强调产品分区陈列,但是品类尽可能齐全的综合店,能满足某个品类装修需求的门店也受到新房装修者的青睐;服装行业:如优衣库的仓储式陈列;C&A的场景式陈列,商品按不同风格分区;H&M的主题式陈列,走量贩式路线;ZARA虽然也是主题式陈列,但与H&M迥然不同,ZARA的衣杆、服装数只有H&M的1/3,叠放高度是H&M的1/2,用这种低饱和度陈列来营造高品质稀缺感。
对于这种因为行业和品牌差别要求的特殊陈列,我们无法一一赘述,所以本节只介绍产品陈列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陈列盲区
无论是货架还是展墙,普通消费者都会有一个盲区,这个盲区就是货架或展墙主人流切入的端口。即货架或展墙哪里是人流进入的主要通道,盲区就在哪里。通常消费者站立于货架或者展墙入口时,视线习惯性地会与货架或者展墙平面成30°角,向前扫射。靠近消费者这段的货架就是我们所说的陈列盲区(图7-2),这是主推产品陈列的禁地。按30°角测算,盲区位置一般占到货架的1/5~1/3的面积。一般来说,消费者离货架或展墙越近,盲区就越小,这也是某些大型卖场将货架之间的间距缩小的原因之一。
图7-2 陈列盲区
(二)货架黄金区间
一个标准的货架或展墙,既然有陈列盲区,那就应该有陈列的黄金区,那么货架的黄金区间又在哪呢?正如陈列盲区一样,黄金区间也是以消费者视觉习惯来划定的。在国内,身高1.7m的人视线高度在1.6m左右,通常来说,以普通人视线平行的货架高度中心平行线,视线向上扫射15°角,向下扫射30°角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货架或展墙的陈列黄金区间,高度区间位于75cm~180cm之间(图7-3)。货架的中部区间,高度位于75cm~180cm之间的范围,被统称为陈列黄金区间的“黄金眼”。
图7-3 货架黄金区间
(三)陈列的量化指标
无论是陈列盲区,还是陈列的黄金区间,除了视线范围的预估,还应该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结果进行衡量。而这个量化指标,就是我们常说的坪效指标,即店内每平方米的产出效率。
坪效=销售额/平方米
在坪效公式中,计算面积的方法,企业之间会有差别。有的是采用地面面积,有的是采用陈列面积。因为卖场租金通常按平米计算,按地面面积大小计算,可以形成一个直观的投入产出比的数据,但是大多数店铺和卖场的商品其实都是依货架或展墙陈列,销售数据无法真实地分摊到每平方米的地面面积上。所以按陈列面积计算,更能真实地反映陈列位置的效果。
表7-5 某展墙年销售额和面积数据
A区 10万元/3平米 |
B区 50万元/4平方米 |
C区 5万元/2平方米 |
D区 20万元/2平方米 |
E区 100万元/3平方米 |
F区 8万元/1.5平方米 |
G区 12万元/3.5平方 |
H区 40万元/4平方米 |
I区 6万元/2平方米 |
按坪效公式计算,各区域坪效如下:
表7-6 各区域坪效
区域 |
坪效 |
A区 |
3.33万元/平方米 |
B区 |
12.5万元/平方米 |
C区 |
2.5万元/平方米 |
D区 |
10万元/平方米 |
E区 |
33.33万元/平方米 |
F区 |
5.33万元/平方米 |
G区 |
3.43万元/平方米 |
H区 |
10万元/平方米 |
I区 |
3万元/平方米 |
平均坪效 |
10.04万元/平方米 |
该展墙的陈列黄金展示区为B、E 、H区,而陈列盲区为C、I、F区。
分销
在终端的分销管理中,主要管理应带来销售但未实现销售的产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分销图,在终端陈列中都有明确分布和标示。那些应出样而未出样的产品,包括那些虽然出样但无现货销售的产品,意味着丧失了门店销售机会。在销售管理中,有一个脱销指标,专门来衡量产品分销管理的水平。
产品脱销率
=应出样而未出样或已出样但无现货可销售的SKU数÷产品分销图中明确列有的产品SKU数
某照明业务人员在拜访中统计发现,S门店未按产品分销图进行产品陈列,有12个灯位处于空置状态,8个SKU虽有陈列,但仓库已无现货供应,该公司产品分销图共应有SKU数108个,请问该门店的产品脱销率是多少?
产品脱销率
=应出样而未出样或已出样但无现货可销售的SKU数÷产品分销图中明确列有的产品SKU数
=(12+8)÷108
≈18.52%
该门店产品脱销率为18.52%,业务人员应及时督促客户调整空位、补充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