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学习

我们必须注意,不能把储存能力当成学习能力,学习和了解什么东西可以学习,不只是储存能力的一种功能而已,否则的话,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我们通晓一切?如果我们能够通晓一切,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会阻止我们看出一切事物随时自我表达的一切性质、特性或特征?是什么东西阻止我们?

这些问题直指为什么你必须了解心智构成因素以能量形式存在的原因,如记忆、特性和信念。任何能量都具有表达本身形式的行动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记忆、特性与信念的行动方式。

这些东西在我们内心,表现为影响我们感官的力量方式,表达本身的形式与内容。这些东西这样做时会对我们任何时候看到的信息产生有力的限制效果,使我们实际上看不到环境呈现的大部分信息以及信息中潜藏的可能性。

我说的是任何时候,环境都会产生和本身特质、性质与特性有关的大量信息。其中有些信息超越我们感官的生理能力范围,如我们的眼睛看不出每一种波长的光线,耳朵听不到环境所产生的每一种频率的声音,因此的确有一些超越我们感官生理能力的信息存在。

环境所产生的和本身有关的其他信息,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所有事物表达出来,并在我们的感官能力范围内的可能差异、特征与特性,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或感觉到?绝对不能!我们内心的能量绝对会利用外部环境所利用的相同感觉机制,限制和阻止我们了解其中的大部分信息。

你现在想一想,我刚才说的话当中有些应该是不证自明。例如,外在环境有很多自我表达的方法。但我们看不出来,完全是因为我们还未学习到这些事。

这一点很容易说明,回想你第1次看价格图表时你看到了什么?你到底看出了什么?我敢说,你像从来没有看过这种东西的每个人一样,看到一堆没有意义的线条。现在如果你像大多数交易者一样看价格图表,你会看到特性、特征和代表所有交易者的集体行为形态。

图表最初代表毫无关系的信息,毫无关系的信息通常会令人混淆。你第1次看到图表时,很可能就有这样的体验。然而你逐渐学会分辨有关信息,如趋势、趋势线、整固、支撑与压力、回调或成交量、未平仓余额与价格波动之间的重要关系等。你知道市场行为中的每一种差异都代表达成个人若干需要、目标或欲望的机会,每种差异现在都有意义,都有一些相对重要性。

现在请你发挥一下想象力,假装我刚刚把你第1次看的价格图表放在你面前,你现在和以前看到的东西之间有没有差别?当然有,你看到的不再是一堆毫无关系的线条,而是过去和现在之间你学到的与这些线条有关的一切。换句话说,你应该看到你学会辨识的所有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代表的机会。

然而你现在在图表上所看出的一切当时就存在,等着你去了解。其中有什么差异?你内心的结构性能量,也就是你学到的知识会变成力量对你的眼睛发挥影响,促使你认出你学到的各种差异。

因为你第1次看这张图表时,没有这种能量,看不出你现在能够看出的所有机会;此外,除非你学会根据图表中各种变量之间的每一种可能关系,判断每一种可能的差异;否则你还是看不出你还未学到的东西。

大部分人不知道我们身边充满了看不见的机会,这些机会藏在我们碰到的信息中。由于我们没有学过与这些机会有关的知识,因此看不出这些机会。问题当然是除非我们处在完全新奇或独一无二的状况中,或是根据真正开放的态度操作;否则我们就看不出没有学过的东西。

要学习某样东西,我们必须能够用某些方式体验这种东西。因此我们碰到的是封闭循环,使我们无法学习。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观念上的封闭循环,因为这种循环是心智能量用我们的感官自我表达的自然功能。

每个人都听过“大家看他们想看的东西”这句话,我要用略为不同的方式表达这句话。即大家看到他们学会看到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看不到;除非他们学会怎么对抗阻止他们了解什么东西有待学习、有待发现的能量。

为了使你更了解这个观念,我要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心理能量可能用实际上逆转因果关系的方式影响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和体验。我们看看小男孩第1次碰到狗的情形,由于这是小男孩的第1次经验,所以从小男孩和狗的关系来看小男孩的心里可以说是一块干净的白板。没有任何与狗有关的记忆,当然也无法分辨狗的本性。

因此直到他第1次碰到狗的时候为止,从小男孩的角度来看,狗并不存在。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狗确实存在,而且有能力变成影响小男孩感官并创造经验的力量。换句话说,狗表达本身本性时,可能会成为在小男孩心中产生结果的原因。

狗能够产生什么样子的结果?噢,狗有一系列的表达方式。我说一系列的表达方式,意思是指狗和人类互动时可能有很多行为方式,可能很友善、有爱心、有保护心、很好玩。也可能表现出敌意、坏心和危险,这些只是狗能够表现的很多行为中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观察、体验和学习。小男孩第1次看到狗时,心中绝对没有任何信息,告诉他面对的是什么东西。我们想多了解自己体验到的事情时,对不熟悉、不知道和没有分类的环境信息可能产生好奇心,也可能产生混淆状态。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些信息放在可以了解,或有意义并有组织的架构或脉络中,混淆状态很容易变成恐惧。

在我们说的这个例子里,小男孩的好奇心发挥作用。小男孩向狗冲过去,希望得到更多的感觉经验。请注意,小男孩是如何受到驱策,投向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中。

然而在这个例子里,当时的环境对小男孩的行动没有产生有利的反应,小男孩有兴趣的狗不是不友善就是心情不好。总之,小男孩贴得很近的时候,狗就咬了他。咬得非常厉害,以致别人必须把狗拉开。

这种不幸的经验绝非不平常,却也不是这么罕见。我选择这个例子基于如下两个原因:

(1)大部分人可以靠着自己的直接经验,或是靠着其他熟人的经验与跟这个例子建立关系。

(2)我们从能量的观点,分析这种经验的基本动力时会学到我们的心智如何思考、如何处理信息、这种程序怎么影响我们体验到的东西,以及我们辨认新可能性的能力。

我知道,这种情形看起来很像从一个例子中得到太多见解,但是其中的原则几乎适用所有学习背后的动力。

例子中的小男孩因为身体和情感受到创伤,现在有了一种记忆和分辨能力,知道狗可能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如果这个小男孩具有正常的记忆能力,记住了这次经验,他可能以这次经验冲击所有感官的方式把这次事件储存起来。例如,狗咬他可能以他所看到的印象,以心智影像的方式储存起来。他所听到的声音可能以心智声音的方式储存起来,代表另外3种感觉的记忆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储存起来。

然而,他记忆里的感觉数据没有这种数据所代表的能量那么重要。我们基本上有两种心智能量,一种是带正电的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心、信心、快乐、欢欣、满足、兴奋和热情之类的东西;另一种是带负电的能量,代表恐惧、恐怖、不满、背叛、悔恨、愤怒、混淆、焦虑、压力和挫折,这些全都是一般所说的情感痛苦。

由于小男孩第1次碰到狗的经验极为痛苦,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不管他有什么感觉受到影响,他对这次经验的所有记忆都是痛苦、难过和带着负电的能量。以后他碰到另一只狗时,这种带负电的心智能量对他的认知和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答案极为明显,甚至连问这种问题都让人觉得荒谬。但是其中的基本意义并不明显。因此请你原谅我这样问。显然他跟另一只狗接触时,会有害怕的感觉。

请注意,我用“另一只狗”,形容他接触的下一只狗。但我要指出每只狗都可能使这个小男孩觉得害怕,而不只是真正咬他的那一只狗而已。

即使他接触的下一只狗是世界上最友善的狗,即是只会表达欢乐和爱心本性的狗也完全没有差别,这个小男孩还是会害怕;此外,如果第2只狗看到小男孩,想跟小男孩玩而靠近小男孩时,小男孩的恐惧可能很快会变成毫无限制的恐怖。

我们偶尔都见过别人害怕,但当时我们却认为其中根本没有危险或威胁的情形。虽然我们可能不说出来,心里却很可能认为这个人不理性。如果我们试着指出不需要害怕的原因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话毫无用处。

针对例子中的小男孩来说,我们可能很容易想到同样的事情,认为他只是不理性。因为在我们看来,除了他心里想到的情况外,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但是相比于你因为上一次交易亏损,变得害怕(或犹豫不决)、不敢再从事另一次交易,小男孩会更不理性吗?

顶尖交易者根据同样的逻辑会说你的恐惧不理性,因为“当下”这次机会跟你的上次交易绝对没有关系。每笔交易只是可能产生结果的一种优势,在统计上与其他交易完全无关。如果你不相信,那么我可以看出你为什么会害怕,但是我可以跟你保证你的恐惧完全没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