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业务本质思考提升流程优化价值

​ 背景

近期,有员工反映在帮同事办离职手续时,认为离职流程签批节点较多,时间较长,体验较差,于是将此问题反馈至流程管理部门,希望能够得到优化。公司流程专员接收反馈需求并评审后,对员工离职流程进行了专项调研访谈,下面仅以部级以下非操作类的一般管理/技术人员离职流程为例展开优化讲解。

​ 流程现状与核心问题

线上签批流程现状如图4-6所示:

图4-6线上签批流程现状

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沟通不到位。20与30节点要求主管及员工关系专员需先与员工进行线下沟通,了解员工辞职的原因,然后进行适当的挽留。但调研发现,此环节大部门是员工告知主管即可,未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而且员工关系专员也未履行沟通环节,直接在线上进行了签批同意。

(2)存在无意义签批。通过调研发现流程中存在无意义签批节点,如50.HR共享中心部级负责人与60.HR共享中心负责人只是知悉该事件即可,但当与HR相关人员沟通为什么设置这两个节点签批时,得到的回答是“以前就是这么设定的”。

(3)签批时间长。上面案例中只是针对部级以下的非操作类人员的线上离职签批,如果离职人员涉及培训协议费用或竞业调查事项,流程节点会长达十几个。此外,除单纯线上签批外,后续还有很多线下流程需要挨个部门走纸质签批,耗费各层级人员大量的时间成本。

​ 优化思路与方案

针对以上流程问题,最初的优化方案是根据ESEIA原则进行逐个节点的优化设计,但报批时未得到分管领导的认可。

于是流程管理部门人员开始从员工离职业务本质的角度思考,并反思离职流程本身存在的意义及价值点,最终各方达成一致,认为线下沟通环节是员工离职流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将线上的离职流程改为线下操作,如图4-7所示:

图4-7线下离职沟通

申请人根据公司标准的辞职申请书打印并填写完成后,由直接主管和HR员工关系专员共同与员工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具体辞职原因,并询问通过解决什么问题可以挽留员工或调岗,尽最大努力挽留优秀员工,避免人才流失。原先的线上流程经过调整后在线下两个步骤就结束了,后续各部门可以每周通过邮件形式将离职人员信息通知到HR相关部门知悉备案即可。

重新思考离职流程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员工离职而设置的离职流程,而是为了解决员工流失,挽留员工而设计。因此,离职流程的关键恰恰是我们忽略的线下沟通挽留环节。同时,针对无意义的签批节点,可事后定期统一发至相关部门即可,无须浪费资源层层签批。

​ 优化效果

(1)员工离职率降低。加深与待离职员工的沟通交流,通过帮助解决问题或调岗等方式可以挽留一部分优秀员工,降低公司优秀员工离职率,节省重新招聘的招工成本。

(2)流程签批效率提升。对于执意要离开的员工也不强行阻拦,通过简化流程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无谓的签批成本,提升离职员工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为以后的再次合作留下了美好印象。

对其他企业的启发点/亮点:

(1)回归业务本质,深刻反思流程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从流程本身的价值点考虑优化方案,能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2)在解决流程问题时,刚开始不要一下子钻进细节中,最好能从宏观整体和本质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思想阻碍更好的优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