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合理设定物料的安全库存

化工行业有些产品是企业从国外购入,交付周期3~4个月,而且供应商只接受月计划模式,不接受插单。进口物料的核心是需求预测,采购计划与安全库存管理,进口物料的采购周期比销售给的预测周期长,因此只能采购自主预测。

订货计划统一使用如下公式:TIME PERIOD ORDER PLAN(TPOP)

订单=-[当前库存+在途量-(交付期间需求预测+安全库存)]

其中,重点是交付期间需求预测与安全库存两个要素。

交付期间的需求预测:交付期间是由两部分时间组成,供应商的交期+公司的计划间隔期。

供应商的出货模式分为两种:一是供应商备库,接到订单后出库,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货时交期是固定的,如果没货再组织生产,交期不固定;二是供应商接到订单后,累计各代理商的订单后组织生产发货。

库存交付模式下,供应商交期是运输周期+发货周期(一般2天);订单生产模式下,供应商交期包括排产周期+生产周期+运输周期。很明显,供应商交期越长,安全库存越大。进口品供应商交期从2个月到4个月不等。采购人员应该了解供应商每种产品的出货模式。

计划间隔期是计划员在正常情况下,单一产品多久给供应商下一次订单。欧洲供应商业务一般是月订货模式,并集中发货。

(1)安全库存逻辑

​ 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用来覆盖交付期间的预测与实际出货的差异和供应商交期波动。预测准确率与供应商交期波动是两个独立事件,因此可以独立计算两个安全库存,总安全库存是二者平方和的平方根。例如需求波动安全库存是4周;交付周期波动的安全库存是3周,那么合计安全库存是平方根(4×4+3×3)=5周。

​ 需求波动安全库存有一个简单的快速方法,假定目标预测精度都是70%,如果交期是4个月(13周),安全库存可以先全部设计为 13×(1-70%)=4周,然后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预测精度微调安全库存。如果预测精度是80%,安全库存是2.6周;交期波动安全库存需要基于历史的数据分析。K×交期波动方差。

(2)进口物料的交付流程图—实例

当前计划交付流程梳理:当前是每月10日下单给供应商,供应商当月25日前回复是否能否交付,正常情况下第二个月15日发货,第四个月月初到货。如果不能准时交付,则延迟1个月发货。此外,供应商每年会有罢工,会导致延期交付。

交付周期是3个半月,每个月采购一次,安全库存应该覆盖4.5个月的预测与实际出货波动。如表4-19所示。

表4-19 进口物料的交付流程图

(3)进口物料的需求预测

​ 进口物料多数是通用物料,通常是采用历史出货月出货数据,因此可以采用月度指数统计预测方法。

​ 进口物料多数是需求预测与实际出货偏差:不同的产品预测精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每月需求稳定的产品预测也准确。因为交付周期+订货间隔是18个周。如果预测精度是70%,那么安全库存是18×(1-70%)=5.4周。出货均衡的产品可以设定预测目标为80%,那么就是3.6周安全库存;需求量低的产品安全库存可以设定为60%。

​ 考虑到供应商延期交付的情况,统计过去两年的订货和数量,例如供应商共3家工厂,其中存在差异,有一家工厂每年都有延期一个月交付的现象。过去2年的延期交付天数。安全库存可设为4周。

​ 总安全库存=SQRT(需求波动安全库存&2+交期波动安全库存&2)(&代表平方)

表4-20 进口物料的需求预测

预测精度

需求安全库存(周)

交期安全库存(周)

总安全库存(周)

80%

3.6

4

5.4

70%

5.4

4

6.7

60%

7.2

4

8.2

50%

9

4

9.8

小结:本章系统分析了备库制与订单产品的主生产计划的逻辑,对主计划的3个关键点:设备产能测算,成品安全库存设置,生产经济批量进行了建模,并使用果汁公司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系统的分析了物料采购计划,并结合果汁公司的数据进行了采购经济批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