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会的前期准备1:问题确认、信息搜集

决策的第一步是问题确认,所谓问题就是“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多数情况下,问题的边界并不清晰,需要界定。界定问题框架需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

-​ 发生了什么事情? (信息和背景情况)38

-​ 这件事情中我们不希望它发生什么?(实际状态或非期望状态)

-​ 我们希望它变成什么样? (期望状态)39

在明确(最好是书面)以上3个问题之后,需要决策的问题会凸显出来。在信息充足、背景清晰的情况下,事件冲突和疑问就是我们需要讨论和决策的议题。

决策会上经常遇见的问题是参会者对某个关键事件的信息把握不够,在深入讨论之后,发现我们并不了解某个关键环节的信息,后续决策自然无法做出。

某企业决定从市中心迁移到环境更好、空间更大的郊区。消息公布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有30%的人提出离职,一时间人心浮动。总经理办公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商量应该怎么办,有的人说主要是因为上班不方便,安排个班车就能解决问题;有人说竞争对手在乘机挖墙脚,听说有个团队要集体离职,这是人心浮动的主要原因;还有人说现在谣言满天飞,说企业不行了要破产清算,离职的人会越来越多,关键岗位一走企业怎么办……会议没有讨论出结果,总经理要求办公室作细致调查后再议。

经过详细信息搜集后,总经理很快又召集了一次决策会,办公室提前将搜集到的材料分发给参会者。参会者在分析材料后,了解到竞争对手趁机挖角事件属于空穴来风,破产谣言和上班不便是真正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致确定,首先要发公告、开全体会议,制止谣言的散布;同时做好通勤车的安排,并提供交通补助,安抚因此惶惶不安的人群。短时间内,这场风波烟消云散。

多数情况下,决策会的信息都不可能很充足,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风险决策是决策会面临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前期准备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搜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