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的长久来自一致的价值观

在近期的《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回忆了周恩来总理的往事,特别是他的恋爱观。周总理年轻时有过一个女朋友。在天津的时候,他俩都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到了法国,也一起加入了少年共产党。但是后来,这位女士思想发生变化,只想做学问,不想过问政治了。而那时候周总理已经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于是,他选择与这位女士分手。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应该是一个能够一起共同面对、勇敢克服革命征程的一切艰难险阻的人。再后来,周总理与邓颖超女士走到一起。情书是这样的风格:愿我们两个人,和他们两个人一样,将来共同走向断头台。

周秉德女士回忆总结: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所以他们两个人在今后的50多年当中,在革命的道路上,即使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但是他们的感情始终是不渝的,相亲相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直到永远。

这种爱情真让人动容。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与贺函不能最终走到一起,我认为价值观分歧也是重要的一条。尽管两人都渴望走上事业巅峰,但是唐晶追求的是逻辑的正确、数据的准确;而贺函的理念是客户是中心、为导向。两个个性要强、价值观又不同的人,即使成了夫妻将来的碰撞必然不少。

有一首歌唱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相爱是一时缘起,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感情产生共鸣、升华;而相处是每时每刻,双方价值观不断碰撞的过程,也是对方的价值观不断挑战自己底线的过程。

爱情靠外观;相处靠三观。

春光正好,有人觉得周游世界是快意人生;而有人认为宅在家中才是极大享受。

对于人生价值,有人认为不断奋进、攀上巅峰,才不虚度人生;而有人觉得安于现状、平平淡淡才是真。

除了大善与大恶,价值观没有对错。谁说宅就不对?谁说追求平凡就一定不好?又有谁说只有追求政治理想才是最正确、美好的人生?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亲人相处有时也这样。

朋友的父亲吃饭喜欢油重盐重,朋友劝他少吃一些,对健康不好。但是父亲听了很不满意,背地里认为她小气。

其实,无论是婚姻、亲人,还是企业,价值观的一致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