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核心工作

1.要注意规格、包装、保质期测定事宜

产品开发,除了最重要的产品本身属性开发,还要及时关注新包材尺寸规格、样式、包装密封性与抗氧化性、保质期、包装箱规格与容量的验证、测定等工作。

保质期加速实验是保质期测验的方法,但周期比较长。食品的实验,在37度下测试,一天相当于常温下7天;55度,一天相当于10天。37度为准,55度作为参考。37度下保质期12个月就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样品一旦确认,必须最快速度提供给化验室。

如果包装要热塑封,热塑封意味着材料有些区域要变形,所以一定实际验证热塑封对版面设计的影响。

透明瓶子内盛深色液体,版面设计的颜色就要一定验证能不能掩盖住料液的本身颜色。我在这方面曾经有惨重的教训。

这些也都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万不要凭直觉和经验,产品开发最怕的就是经验和感觉,一旦出问题,就是批次性的大问题。

所以,最保险的就是实样测试、实样测试、实样测试、重要的事一定说三遍!实样的意思就是一切是完全真实的产品去检测、验证后,才放心。

2.要追踪采购部

研发开发一个新产品,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原辅料,来不断做实验。这就要寻找新的供应商,不是一个,而是有可能很多个。

参加很多展会,去参加一下包材、原辅料的部分展厅,寻找新的供应商。或者将觉得不错的供应商材料和联系方式提供研发部和采购部。

采购部担负着开发、谈判新供应商的职责,但采购的工作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也会发生很多延误。一旦没了效率,那么开发进度就会大大降低。

勇敢勤劳的市场部人员,就要冲上去,督促、督促,再督促,采购部必须紧急行动起来。

3.要深入新产品生产工艺验证过程

即便新产品样品研发成功,还面临着生产工艺的最后一关。很多时候,因为生产工艺不支持,就被判定不可行,新产品失败流产。

新产品工艺的讨论和研究、改进,市场部虽然不专业,但谨记,责任心就是最好的武器。很多工厂人员对新产品的重视程度本来就不足,可能他们一点点的责任缺失,就会判定工艺不可行,或者无法改进设备、工艺来支持。笔者这么多年的开发经验,不知多少次,叫着生产厂长、设备经理、研发人员在现场,不解决就决不罢休,即便是最后到总经理那里决定都可以,只要我认为能解决的,就一定逼着他们验证、改进。很多产品最后起死回生。

4.配料、营养成分表、标签信息

国家的很多法规标准对产品包装的标签信息有限制性要求,品管部是这方面的责任部门,负责审核信息的准确性。

食品标签必须标注营养成本表,所以必须及时提醒研发部,提供样品给化验室做营养值测定,以防延误。

研发部提供配方等信息给品管部,品管部负责给出符合法规的标注内容。品管部还会审核包装上的概念、卖点等的信息标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为了将风险降到零,他们会严格100%按照国标来。

我常说的就是,如果全部按照品管的要求来,产品最好什么也不要标注、什么也不要表述,裸露着上市好了。大型企业有大量广告投放,消费者认知教育由广告实现。中小企业呢?必须依靠包装本身来宣传产品卖点。

因此在国家标准和必须宣传的信息之间,两个部门共同权衡,既要规避国家风险,也要达到宣传目的,让产品自己能售卖自己。

5.还有很多工作

包装设计、试销选择、推广方案等这些工作,只要是涉及新产品开发的任意一方面障碍,市场部产品开发人员都要冲上去,不放过、必须解决。时间和效率就是新产品的生命。

6.注意保密性

新产品是企业最核心的战略之一,任何新产品都是市场进攻或防御的利器,一旦被竞争对手得知,提前做好应对,失败的风险很大。

我服务过的某家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还未上市,我手里就有了全套的资料,非常可怕。

产品名称用代码来控制,产品属性的描述文件要严格保存,不得对不相关人员透露,更重要的是纸质和电子记录不要外发,也不得拍照,每次开完会,全部收回,只有产品开发人员和研发人员持有,非核心人员不得参与重要会议等,尽最大可能去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