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并购战争:世界商业并购操作密局及后美国时代中国企业的终极战略》

在“并购”这个新型战场上,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目前还处在资质尚浅、能力不足的阶段。因此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中国企业的并购表现尤其是海外并购表现着实令人担忧,而中国一些具有时代使命感的人士则逐步踏入了探究并购的历程,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为中国企业提供帮助。其中,张金鑫和崔林两位并购或经济专家为广大读者贡献了这样一本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并购战争》。

本书的作者之一张金鑫是我国企业并购研究专家,曾主持编辑了《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7)》;另一位作者崔林是一名资深产经评论员,对中国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两位作者接触过非常丰富和可靠的涉及中企的并购案例和数据,而这本《并购战争》就是以案例的汇集和讲解主要内容的。作者相信这些“酣畅淋漓的故事和可圈可点的人物以及汇集了中国企业龙蛇争霸、越洋博弈和海外拼杀的经典案例”,能够凸显中国企业的并购大趋势,并能够从中重温历史,以资借鉴,为中国企业总结出成功之道。

本书是一本以案例讲解和汇集为主的书籍,甚少涉足理论探讨,这对初步踏入并购领域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在书中,作者不但对案例进行了精彩介绍,还对一项项案例透射出来的有利于中国企业吸收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因此,本书非常适于对并购感兴趣的读者将其作为了解并购的全球总体态势及真实并购世界的首批资料之一。

统观全书,您会发现其篇章设置十分合理。先从世界经济格局入手,到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狂潮,再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及国内的并购动态,最后落脚到对中国企业未来并购历程的展望上。在这样的逻辑和框架之下,作者再填充进去相应的并购案例,使读者能够由此了解美国、欧洲及国内并购战场的整体状况。通过从整体上把握并购大局,令读者不至于在学习并购的过程中陷入某一并购案例的“迷局”而忽视了并购战争的整体背景。本书的附录中还提供了“企业并购成功的十二字真诀”,这是由作者为中国企业并购总结的基本原则,即“用得着、划得来、整得好和理得清。”这十二个字确系涵盖了并购整个流程,且进行了高度总结的有效建议,具体的内涵和讲解有待读者去亲身体会。

本书对案例的讲解也十分引人入胜。无论是企业并购的动因,还是整体的并购历程及结局走向,本书都充分记录了下来。除此之外,其案例讲解还侧重渗透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具体产品的介绍,令读者能够深入其境,全方位地了解案例的真实状况,并从中总结出适于不同行业、企业及不同经营状况的并购经验。

书中对案例的选择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较为均衡地涉及了诸多行业。比如金融行业的美国国家银行对巴雷银行的收购,电信行业的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互联网产业的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等。国内各产业的经典案例也十分精彩:三元在政府的支持下对三鹿的收购、美的收购小天鹅实现多元化、新浪收购分众受阻等。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企业涉足欧洲和美国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并购类书籍中经常会涉及的经典案例。作者将这些案例汇集起来,从为中国企业提供启示的角度出发,对相关资料进行“合并”和“整合”,形成了书中这些信息量十分丰富且真实生动的案例。

并购世界千变万化,即使作者在书中为每一项案例都画上了“句号”,但这些结局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不会是企业的最终结局。因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并非是确定和统一的,而且看似失败的企业也许能够绝地逢生,一时成功的企业也未必能够永葆无患。

本书仅为读者了解复杂的并购世界开了一扇窗,读者若想亲历沙场,真正执掌一场并购实战,实需阅读更多的关于并购理论及实操类的书籍,然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并购能力,真正地实现决胜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