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营销模块的问题都很相似,核心问题当然是内部协同不足,没有通过营销需求来高效拉通公司其他业务模块。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背景:客户经理A从代理商处得知,运营商M将在4个月后发标,改造其现有的网络,A将信息告知产品经理H。由于其他项目缠身,H产品经理没有时间与客户进行深入接触和交流。H接到标书后,仓促组建项目团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按时交标。
结果:由于招标书明显有利于友商E,H公司的方案适配度不高,标书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事后得知),但仍然在第一轮评标中止步。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失误之处:
• 项目的介入时间过晚;
• 客户已经有了明确的方案,H公司只能疲于应付;
• 缺少正式的团队运作项目;
• 缺少有效的项目管理方式;
• ……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产品经理也许工作很努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这个项目中没有配合好销售部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靠的是企业高层的压力传递,靠的是人盯人形成的战斗力,在这样的状态下要想取得卓越的工作绩效是很难的,不同模块、不同岗位的串接,没有一套规范的作业规则是很难实现高效协同的。
当然,大家不会承认自身的问题或是管理上的漏洞,通常会做出以下解释:
• “我们公司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 “客户认为我们公司的服务太贵。”
• “我接触不到客户的高层。”
• “如果主管能给我权限,可以给客户更多的折扣就好了。”
• “我们介入的太晚了。”
• “潜在客户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 “主管告诉我要做什么,却不说清楚该如何做。”
如何让借口不再存在?我们必须明确营销模块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根据战略目标如何设计业务架构?串接到不同模块的业务规则、不同岗位的标准时效与工作输出如何管理?
通过本案例,我们来分析营销模块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