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还是回到原文中来。《诗经》中说“衣锦尚絅”,衣锦,就是穿上五彩缤纷的锦缎衣服;尚絅,就是在锦缎彩衣外面,还要罩上一件素色的禅衣。依我们这个“时尚到死”的时代观念来看,古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为什么要这样呢?
其实,这是中国人一贯低调作风的体现。按时下的说法,就叫作不露财,有钱不要在人前显摆,不然会惹麻烦。接下来子思就点评说:“恶其文之著也。”一般人都不希望锦缎衣服太鲜艳、太惹眼、太招摇,那么,君子的德行也是这样。真正的君子,也不希望自己太惹人注目,也不喜欢显山露水。所以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真君子,都是有“隐德”的,既有内在的君子德性,又和光同尘,与周围环境打成一片,朴实平常得让别人看不出差别来。
“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闇然,就是藏而不露。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就是同样的意思。我们做事情,不要动不动就大肆宣扬,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到处宣传、包装,闹得满城风雨,生怕人家不知道。真正懂得为人之道、做事之道的,就不会这样。所以,我经常跟朋友们说,要学会潜行密用,要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情办成了。佛教里经常说“随缘任运”,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太刻意,刻意了就不是随缘,而是攀缘,攀缘就不能自在任运,就会碍手碍脚,不得自在。
《道德经》里讲“和其光,同其尘”,就是指你所处的环境,你外在的缘分,如果是一片光明的话,那你也要表现得同样光明,与光明环境打成一片,让人分不出彼此来。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是灰尘一片,那你也要化为一粒丝毫不起眼的灰尘。总之不要出格,不要显眼,不要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才是君子之道自处“闇然”的智慧。
但是,什么叫“闇然而日章”呢?是指你内心的德性、内在的光明,你精神之中的觉照能力,会随着你“闇然”的隐德而日益增长,并且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力量来。虽然你外表平平常常,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了你,没有什么坎翻不过去,没有什么是你拿不起、放不下的。这个就非常了不起!同时你没有任何执着,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这样做人做事,那就非常潇洒自在啦!
“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小人正好相反。“的然”,就好像拍着胸脯,什么事情都敢揽,什么大话都敢放出来,生怕自己出不了风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这就是“小人之道”。这样的人,信他一次就不能信二次,所以他的人缘必然就会越来越差,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窄。我们在社会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人啊!见面熟,主动热情得很,神通广大得很,说不定你一开始就会相信他的忽悠,真以为他就是你命中的贵人。这样的人,他把事情说得钉钉然,仿佛一切都包在他身上,天上的鸟儿都能够哄下地来。但是,失信几次以后,就没人再相信他了。所以,小人就是华而不实,说话很少能兑现,时间长了,就没有他的市场,没人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