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控制内容

战略控制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效果。战略控制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反馈,帮助决策者明确哪些内容是符合实际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需要修正的,对提高战略决策的适应性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控制是指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战略实施后的绩效,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相比较,发现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使企业战略实施更好地与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协调一致。

1.战略控制的主要内容

​ 设定绩效标准。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企业绩效标准,作为战略控制的参照系。

​ 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通过一定的测量方式、手段、方法,监测企业的实际绩效,并将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对比,进行偏差分析与评估。

​ 设计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监控环境的变化。高度重视环境关键因素的变化,判断战略前提条件的变动。

​ 激励战略实施的执行主体,以调动其自我控置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以保证战略实施有效。

2.战略控制的类别

图7-1 战略实施中的控制

(1)事前控制

在战略实施之前,要设计好正确有效的战略实施计划,战略规划与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紧密结合,明确符合SMART标准的绩效指标,明确战略控制的程序和标准。

(2)事中控制

即过程控制,对战略实施中的关键性过程或全过程,随时采取控制措施,纠正实施中产生的偏差,引导企业沿着战略的方向进行经营。这种控制方式主要是对关键性的战略措施进行随时控制。

(3)事后控制

战略实施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将实施结果与原战略实施计划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由职能部门及各业务群或业务单元定期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战略实施结果进行述职和复盘。

(4)自我控制

激发组织中各级责任者的积极性和潜能,促使其自我评估、自我控制来实现目标。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相信志同道合者是愿意承担责任的,愿意做出贡献的,愿意有所成就的。

从控制的切入点来看,战略控制可以细分为:

财务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覆盖面广,是用途极广的非常重要的控制方式,包括预算控制和比率控制。

生产控制:即对企业产品品种、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及服务等方面的控制,可以分为产前控制、过程控制及产后控制等。

销售规模控制:销售规模太小会影响经济效益,太大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也影响经济效益,为此要对销售规模进行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对企业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工作质量不仅包括生产工作的质量,还包括领导工作、设计工作、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工作等一系列非生产工作的质量。因此,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生产过程和非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是动态的,着眼于事前和未来的质量控制,其难点在于全员质量意识的形成。

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控制使各项费用降低到合理水平或最低水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控制不仅包括对生产、销售、设计、储备等有形费用的控制,还包括对会议、领导、时间等无形费用的控制。在成本控制上,要建立各种费用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并严格执行,要事先进行成本预算等工作。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企业中大多数部门和单位是非独立核算,缺乏成本意识。因此,划小核算单位,找到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建立基于责任主体的核算体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