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目设计方法论

培训最忌讳平铺直叙采用单一的灌输方式,混合式学习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维,让我们可以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分阶段进行设计,紧张而有趣,明快而轻松,逐步实现理念普及、技能演练和行为改善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课堂学习和在岗实践三种方式进行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虽然说的是三种学习方式,其实也可以作为阶段名称。

(一)在线学习

包括E-learning和E-mail learning两种方式,系统覆盖基层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契合新任基层管理者培训需求,通过每周2~4个主题的自学,熟悉和理解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知识。

E-learning是在线学习最常见的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通常在60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通过一系列标题结构化的组织学习内容:概述、基本概念、常见问题、提示和误区、资源等;精炼的学习内容紧密贴合学员当前的需求,使阅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概要性地了解一个学习主题,实现学习时间价值最大化。

E-mail learning是用mail将短小、漂亮而利于阅读的Flash文件发送到学员邮箱(或链接到公司服务器)。与E-learning高效互补;以案例方式入手,方便学员接受;每个主题仅需5~8分钟就可完成学习,同时可以重复学习。

(二)课堂学习

在讲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员通过倾听、练习、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以及与讲师、同学之间的研讨而扩展管理视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并掌握技能。它的好处在于能够与讲师当面沟通,答疑解惑;容易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利于学员深刻理解相关理论;能帮助学员掌握相关技能;便于相互学习,建立人际关系。

课堂学习也强调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一般常用的教学策略有讲授、行为示范、案例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练习,具体含义如表10-1所示。

表10-1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特征及适用范围

讲授

讲师向学员讲授知识层面的信息。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简洁高效传递深奥、抽象的知识

行为示范

通过讲师示范或者录像演示,学员对其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案例学习

根据一个书面或口头描述的情景,学员独自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分享发现或建议。这种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

学员被分到3~6人的小组进行快速的讨论,然后分享讨论的结果。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发挥学员的参与性,表达自己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角色扮演

学员通过扮演真实情景下的特定角色来练习一项新的技能或应用新学到的知识。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练习

学员通过使用行为指导,独自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师示范的技能。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强化一项技能

(三)在岗实践

按照PARR(在岗实践行动计划),在关键的领域实践标准管理动作,触发在岗位上的真实改善,更进一步巩固技能和培养习惯。它的好处在于可针对最重要、学员最需掌握的技能反复练习;在工作中学习,检验学员对技能的实际掌握程度;遇到技能运用问题,可在专家和上级指导下提升。

PARR是Prepare(准备)、Act(实践活动)、Reflect(自我反思)和Review(分享回顾)的缩写。

(1)Prepare(准备)

思考希望达成的发展目标,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并鼓励学习者与自己的主管或导师进行沟通。

在指导下为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2)Act(实践活动)

按照学习设计,有步骤地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自己制定,也可以是观察专家成功的展现某种技能。

(3)Reflect(自我反思)

对实践活动中的行动及其原因进行自我思考,激发学习者对下一步改进点的认知。

及时记录心得体会,加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

(4)Review(分享回顾)

与导师、教练、专家或同事就实践活动进行回顾,获得来自他人的见解或辅导,使既有的学习经历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