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了一个小家电企业协会的筹建会议。全省将近两百个卖小家电的中小企业要联合起来打造一个“第三世界”,准备抵抗两霸(苏宁和国美)。形势对于他们而言非常严峻,两霸的销售网络已经基本上覆盖了全省所有的地级市,如果进一步渗透到县级市以及乡镇,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给自己争取生存空间,他们计划联合起来打造一个全省的物流配送网。他们心想,以后就算你两霸占领了所有的县级市和乡镇,你要想卖个家电给乡镇居民或农民,还不得老子帮你配送到家嘛?这样至少他们能有口饭吃了。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按照传统的产品思维模式,他们规划在主要的县城建立若干个中心仓库,然后逐步辐射乡镇,最后织成一张覆盖全省的物联网。可是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多少钱呢?初步预算起步资金就需要十个亿。

他们请我过来参会,就是指望我帮他们融资。可是我一听说他们要融十个亿,立刻建议他们组织起来去抢银行。老板们一听我这调侃的口气都乐了,说房老师你要是认为我们的计划不可行,直接批评我们好了,用不着这样冷嘲热讽。

我说,谁说这计划不可行?我认为这计划非常高明,简直就是当年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翻版。不过按照你们这种产品思维的规划,十个亿都未必够用;可是若换一套思路,按照资本思维模式,根本用不着十个亿,只需要千分之一的资金,一千万就足以启动了。

一千万就搞定了?所有人就像听了天方夜谭一样,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如果用千分之一的资金就能搞定,他们宁愿支付高额咨询费。

我说,大家卖小家电干了这么多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仓库吧?既然有现成的仓库,为什么要去建新仓库?咱们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呀?大家都把自己现存的仓库贡献出来,集中在一起不就可以形成一个物流网了吗?

所有人听了我的建议,都非常赞同。于是立刻开始讨论合资组建一个物流平台公司,加入协会的会员都把自己的仓库拿出来作价入股,然后根据每人贡献出来的仓库的价值,来确定他在公司占有多少股权。

这显然是一个产品思维的传统思路,行业联盟就意味着有形资产的物理聚合。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下去,项目公司的组建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困境。既然每个会员在项目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取决于他拿出来的仓库的价值,那么如何评估这些库房的价值就成了一件让所有人头疼的问题。不难想象,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有多大,搞不好会让整个联盟分崩离析,不欢而散。

我打断了他们的讨论。为了把大家的思路引上资本思维的轨道,我把打造这个物流网联盟的思路总结为三句话:产权与治权分离,货物和仓库分离,粮食和粮票分离。总之,产品思维的核心在聚,资本思维的灵魂在分。

首先是产权和治权分离。我建议把所有会员的仓库集中起来,不是让大家把仓库的产权集中在一起,而是让大家把仓库的使用权集中在一起。把仓库的产权和治权分开,产权(房产证)仍旧是业主持有,而集中治权的具体措施就是要组建一个公共的管理公司,用这个公共管理公司去经营每个仓库的使用权,然后用运营收入给仓库的所有者交租金就行了。那么组建一个管理公司需要投多少钱?不就是招一批人才,买一批电脑,再编个管理软件嘛?这点投资一千万足够了,哪里需要十个亿?这一千万的注册资金,每个会员出现金入股,根据出钱的额度划分股权比例,清晰明了。

其次是货物和库房分离。既然仓库的产权和治权分离了,就必然会导致货物的所有权和仓库的所有权的分离。按照产品思维模式,甲库里放的就是甲的货,乙库里放的就是乙的货;可是若按照资本思维模式,货品完全可以跨越时空,甲货可以存在乙库,乙货可以存在甲库。到了最后,存在库里的货到底是谁的,已经不重要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是谁的。甲公司卖了一台电冰箱给乙地的客户,它完全没有必要把如此笨重的电冰箱从甲地运到乙地,而是可以从乙地仓库里直接提取一台电冰箱发给客户。那么电冰箱是谁的?客户付过钱之后当然就是客户的了,但是在客户没付钱之前是甲公司的,因为客户是甲公司的客户。不过,这台电冰箱乙公司替甲公司购买、储存、运输了,甲总得对乙有个补偿吧?最直接的补偿办法就是还给乙一台电冰箱,不过这种融资融货的方法显然太笨拙,聪明的办法当然是用钱来结算。我们前面说过了,资本具有化学属性,你可以把钱变成一切,也可以把一切变成钱。

最后是粮食和粮票分离。要想搞清楚甲欠了乙多少钱,乙欠了丙多少钱,丙又欠了甲多少钱,整个管理平台需要建立一个结算中心。结算资金在结算中心的账户上滞留的时间差就会产生蓄水池,我们称之为粮库。粮库里滞留的粮食可以作为各家周转的流动资金用于对外结算,例如用于支付家电生产厂家的购货款和给员工发工资。可是,如果涉及会员单位内部结算的时候,则完全不必动用粮食,而用粮票来结算就行了。既然平台内部可以用粮票进行信用结算,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粮食沉淀在库里,形成资金池。这个资金池可以有多大呢?大可以变成银行那么大。天下所有的银行都是由资金池形成的,例如招商银行的前身就是招商局结算中心的资金池。因此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处在结算中心位置上的龙头企业,都可以拥有自己企业的银行。

资本时代为这个社会贡献的最伟大的体制变革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个机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同时实现所有权的多元化分享和经营权的专业化统一。产权越分散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而治权越集中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效率越高,而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