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出品速度

出品速度,是指从客人点要餐饮品到获得餐饮品的时间长短,主要是指餐饮品加工制作时间的长短。

一家餐饮门店,如果出品速度快速稳定,并且安全、优质和价格合理,那么这家店肯定有竞争优势。

出品速度是最重要的餐饮服务能力之一,也是客人最在意的服务项目之一。

在高速度与高品质之间,不是二选一,而是两个都必须同时做到。

我们通过客人用餐的总时间成本、限时上菜服务标准、部分餐企的点出餐时间、净雅的上菜时间管理、现场空间及出品宽度和深度对速度的影响、预制场原理,一共6个小专题,来进一步讨论出品速度。

5.7.1 客人用餐的总时间成本

法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美食大国。

在1978年,法国人每次用餐的平均时间为82分钟。而到了2005年,每次用餐的平均时间降到了38分钟。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国人的用餐时间缩短了。

客人开吃的用餐时间,仅仅是其用餐的总时间成本的一部分。

在客人用餐的总时间成本里,包括了预订约请、来回交通等用餐相关的所有时间,一般在30分钟至3小时之间。

所以,如果按客人用餐的总时间成本来考虑问题,就会觉得客人一旦进入店内,我们就再不能耽误客人的时间了。

客人用餐的总时间成本示意图

5.7.2 限时上菜服务标准

当客人落座点菜后,就会进入等待上菜的时间。

日本正餐的点上菜时间为3分钟以上,少于3分钟的是快餐。

北京在2008年颁布的餐饮服务标准规定:客人点菜后,5分钟内上凉菜,20分钟内上热菜。

在《广东省餐饮服务质量评定标准》中要求,不管是五星级酒店还是大排档,都必须做到:客人点菜后,15分钟内上菜,每道菜的间隔在5分钟以内,或者以客人要求的速度为准。

5.7.3 部分餐企的点出餐时间

在点出餐时间上,不同的餐企都有自己的标准。

赛百味的点出餐时间是3分钟。

汉堡王的排队点出餐时间是4分5秒。

必胜客承诺:如无特殊情况,3分钟上饮品,6分钟上浓汤,12分钟上主食。

麦当劳的排队点出餐时间是2分3秒,汽车餐厅的取餐等待时间是30秒之内。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点出餐时间是能快则快的一项服务工作。

5.7.4 净雅的上菜时间管理

在2012年前,净雅一度把中餐的服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上菜时间的控制,净雅规定:从叫起算,头菜在3分钟内上桌,凉菜在13分钟内上齐,整桌菜上齐时间按30、40、50分钟几个档次来管理。

如果菜品超时未上,信息化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表,后续可进行分析核查。

5.7.5 现场空间及出品宽度和深度对速度的影响

现场出品的基本单位,叫法有:档口、线、车间、制作间、工作室、工作站等等各种名称。

一般来讲,制作和出菜空间路线越长,出品速度越慢。现场品种越多,出品速度越慢。现场加工制作工序越复杂,出品速度越慢。

对出品加工制作和传递的空间、数量宽度和加工制作深度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出品速度的因素和解决方案。

另外,人员的熟练度和态度、供应链和现场管理效能,都对出品速度具有影响。

逐个对出品进行梳理检查,并且制定出品速度的限定标准,作为服务操作和对客承诺的准则。

5.7.6 预制场原理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在工程前期会制作一些混凝土和其它建筑构件,比如:梁、板、柱等。这些构件加工成型后,可以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这个构件制作场所就叫做预制场。

在建筑工程中,预制的运用,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简化了现场,提高了效率,是建筑工程工业化的方法。

预制的方法,是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代替了传统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这种方法,和其它的工业一样,采用的是机械化的手段,来进行定型产品生产。

建筑工程的预制场原理和方式,可以直接用于餐饮品的加工和制作当中。

其实,一些成功的餐饮企业,采取的就是这样的运作方式。

预制场原理,这种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很具有原理性、直观性和示范性。

所以,我们把餐饮的中央工厂(厨房)的加工和门店厨房的制作,也比做预制场的预制和施工现场的安装。把这种开放式的分工协作关系,叫做餐饮品加工和制作的预制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