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鼓金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详解类引】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须有铁的纪律和统一的指挥,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讲透了这一点,他说:“战斗一响,全团所有人必须听我的。”这段讲军队的指挥系统,势篇曾讲: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部队日常生活、训练中,踢正步、走队列、整理内务,貌似与打胜仗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全世界的军队都在这样做,原因是只有平时做这些基础的事,战时才能行动一致,服从指挥。
形名,就是讲军队的指挥系统,与这里相同,形名在古代是两种主要信号系统,一是金鼓的听觉信号,一是旌旗的视觉信号。
《军政》,是古代的军法,已经失传了。
孙子引用军政这句话,是说为什么要用金鼓和旌旗来指挥军队。
“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距离远了之后,对着人喊话,听不见,怎么办?就用金鼓来向大家传递进攻或撤退的信号,我们都熟悉的是,击鼓是进攻,鸣金为收兵,不管战场上的情况如何,只要主将击鼓,就必须前进、进攻;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主将鸣金,你就必须得回来。
特种兵作战的时候,他们使用手语,可以做到无声无息进入敌人背后,这也是视觉的指挥系统,但对于大部队而言,距离比较远,用手势难以看清楚,于是就发明了旌旗这种视觉指挥系统,以旌旗为信号,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后来发明了旗语,规定各种动作,代表不同的含义,这样也可以远距离指挥军队,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金鼓和旌旗都已经淘汰了,使用了现代的通讯技术。
夫鼓金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用金鼓和旌旗作为指挥系统,目的是为了统一将士们的耳目。这里的“一”,是统一、齐一的意思,让大家行动一致,只有行动一致,才能产生强大的势能,才有锐不可当之势。
统一的指挥系统,大家协同作战,勇敢的人不能单独冒进,怯懦的人也不能自行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吴起与秦国作战,有士兵自己冒进斩了两个秦卒的首级回来,结果吴起将他斩了,军吏进谏说,此材士也,不可斩。吴起说:“信材士,非令也。”仍然将他斩了。
《军法》说:“当进不进,当退不退者,斩之。”没有按照军令行事,就要按军法处置,否则,你会破坏指挥系统。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白天与夜晚要有不同的指挥信号,白天多用旌旗,夜晚多用火光和战鼓来协同指挥,这样军队就可以做到步调一致的前进或后退了。
指挥系统的作用是步调一致,是协同,只有按照要求统一行动,才能形成战斗力。
指挥系统属于军法,军法某种程度上比兵法还重要,军法是基础,是治兵,而治兵是用的基础,只有组织好、装备好、训练好,才谈得上用兵,否则再高明的兵法,指挥乌合之众,也难以取胜。
两千年传下来,人们更重视兵法,重视谋略,这些东西都可以两千年不变,而军法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进步,军法也要跟上,实际上,这才是打胜仗的根本。
营销团队,也是组织、动作分解、训练、考核、激励这些基础工作,比如何开发市场,如何维护市场那些技巧之类的东西重要得多。
统一指挥,起到的作用就是协同,让大家行动一致,众人一致的行动才能产生市场威力,一个市场上,所有人都统一按照分解的动作拜访终端,做好陈列,做好店面生动化等工作,那市场氛围的势就可以很快营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