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故管理的信息系统

无论是企业还是工厂,事故一旦发生,就应该按事故汇报程序进行汇报。汇报后,从事件的处理----调查/分析----纠正措施的制定----责任人的认定---整改效果的跟踪与验证等,所有事件以及资料都应该记录与保存,并形成可调阅的资料供相关部门人员参考以及做为培训教材。一般的事故管理信息系统,都包含有事故信息录入、事故信息审核、事故调查处理、调查结果审批、统计分析等模块。

图11.2 事故管理信息系统五要素

(1)事故信息录入:在事故发生后,除常规的事故上报工作外,还需要将事故基本信息录入系统,作为事故调查的依据。在事故信息的录入过程中,对事故所收集到的一些现场信息(无论是口述还是照片),都应该作为基本信息导入到系统。信息的录入,越详细越好,图文并茂的更有利于事件的分析与调查,以及后续事故的借鉴。

(2)事故信息审核:对于在事故信息系统上所汇报的信息,应该按实际情况进行上报,不夸张、不虚假、不缩小,把事件用最真实的语言进行描述与还原。负责事故信息审核的领导按要求对事故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马上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对于上报资料不全、不详细或不真实的,领导应予以退回,让事故信息上报者对信息进行重新的整理与确认。

(3)事故调查处理:在系统上设置了详细的事故调查处理流程,按程序以及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等。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4)调查结果审核与审批,形成调查报告:调查完成后,系统自动调取相对应的数据和图片,按照预定设计好的模版,自动生成调查报告,报告自动呈上相对应的领导,让领导进行审批。如审核通过,向事故责任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发布报告,并把报告加入到事故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5)统计分析:实现对安全事故按等级、按种类、按大小等规则进行统计分析。在此之前,企业或工厂就要根据自身的大小以及经营范围,制定不同的事故等级评定标准以及分类标准。让事故在上报时就按规则对事故的性质和种类进行分类,这样才能使最终进入系统的事故信息能自动通过特定的条件进行分类与统计分析。

(6)实现信息共享:员工可以随时调阅以作为定期回顾与举一反三自查的资料,同时可做为安全培训的基础资料。对于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可利用系统信息作为警戒的重要依据,时刻提醒血的教训,以增加现场的安全即视感与提升安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