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珠宝行业,产品设计同质化严重的根源有两个。一是产品设计师还没有真正独立,多数被品牌圈养,收入不高,积极性不高;二是首饰企业产品研发投入不到营业收入的1%。
据媒体报道,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研发投入规模和营业收入占比普遍很低,收入是几亿元或者几十亿元,产品研发投入多在百万级别;周大福、潮宏基、老凤祥等少数公司研发投入较大,其中潮宏基研发投入规模最大为0.8亿元,老凤祥研发投入规模为0.4亿元。但与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实在太低。最高的潮宏基,研发费用为营业收入的2.8%。
从研发人员状况上看,潮宏基研发人员数量最多为336人,其次是金一文化和赫美集团,分别为254人和200人。从研发人员占比上看,明牌珠宝占比最大为9.2%,其次是赫美集团和爱迪尔,分别为8.2%和6.0%。
企业研发投入低,不但造成设计师的收入低,也造成大量款式滞销,产品需要重新熔化或改款,造成严重的资金占用和产品库龄过长问题。
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对珠宝首饰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倒逼设计产业链的变革与新生。我的判断是:珠宝首饰设计将向两个方向演变:一是设计师的自立门户;二是依附于品牌的设计师进化为产品经理。
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催生了社交电商,个性化消费也催生了珠宝设计师品牌,有实力、有想法的设计师完全可以脱离企业,自行开办设计工作室,借助电商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或者借助星设汇、梦工厂等独立的产品研发链平台开展珠宝首饰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服务。
上海的星设汇定位于珠宝设计师的创想平台。以推广独立珠宝设计师品牌及设计作品为出发点,目前已携手多位国内外新晋珠宝设计师共同打造珠宝时尚汇聚地,给大众以独特、新颖、稀有的珠宝设计及定制体验。如图3-11所示。
图3-11上海星设汇部分独立设计师展示
星设汇不仅开发了APP,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在上海黄浦区建国中路25号八号桥9号楼开设一家线下预约体验店,为喜爱原创设计的高级用户提供私享试戴和交流服务。
未来,独立的设计师不再是设计师角色,而是产品经理角色,因为他们要对产品的销售负责、对粉丝负责。这是第一个趋势,设计师的自我独立和角色转变。
第二个趋势是,珠宝品牌不但要适应“产品替消费者表达”的新需求,还要“靠IP产品安身立命”,就必然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同时,品牌的首饰设计师将升级为产品经理。
设计师只对产品设计负责,产品经理不但对设计负责,更要对产品的销售负责。这是二者职责的主要区别。
对产品销售负责,就要洞察消费需求、产品研发和产品定价及产品推广策略的制定。产品经理的收入将和产品销售挂钩,将极大地调动设计师的积极性。
设计师原来只考虑款式是否好看、个性,而产品经理首先要考虑是否畅销,畅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时尚度、材质、价格、寓意等,所以这两个职位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在很多行业,产品经理都是由老板担任,或者技术大牛担任,比如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就是技术大牛。
在IT、游戏、服装、家电行业,产品经理大行其道。而珠宝行业的意识刚刚萌芽,时代进步和新需求叠加,将催生珠宝设计师向产品经理升级。
珠宝品牌或生产工厂不转变这个观念,设计师就会另立门户。阿里巴巴进军深圳水贝为设计师赋能,就是依托阿里巴巴IT系统,让设计师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减少品牌对设计师的盘剥。其赋能就是干掉中间商,自己当服务商,间接提高了设计师的地位,增加了商业转化的机会。
第四章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