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企业并购重组税法实务:原理、案例及疑难问题剖析》

如果说企业并购重组是公司业务中最璀璨的那座“皇冠”,那并购重组的企业税务制度又无疑是“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因此,对企业并购重组的从业人士而言,要摘下这颗明珠,必须对税收制度了然于心,并且运用自如,但这也绝非易事。

为此,有十几年并购重组实务经验,而且精通公司法律、会计及税务的雷霆先生,通过《企业并购重组税法实务》一书,为相关人士提供了一套从税法基础理论到税务实务操作的工具和指南。全书通过10余个图例、10余张总结表格、150余个实际案例及30余个疑难问题的解析,将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法原理、交易架构、适用要件及实务疑难问题等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任何一项系统工程,都必须从基本的地基、概念等基础出发。本书也不例外,作者认识到,鉴于企业并购重组税收制度的复杂程度,若一开始直接阐述并购交易税务的处理,读者肯定会一头雾水。因此,本书作者从并购重组交易税收的角度,理清相关的基础概念、基本交易架构及并购交易基本税务原理,开篇对基本概念、结构及原理的梳理对其他章节起了统摄的作用。比如,免税并购交易的股东利益持续规则及营业经营持续规则等,是其他所有细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作者看来,如果不理解这些基本原则,那么在实务中交易人士可能会知道如何适用这些规则,但却不知其背后的基本逻辑。这样一旦遇到复杂程度很高的项目,则很难短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甚至导致错误的方案。

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曾说:“转换角度来思考和理解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理解基本概念和原则,是构筑知识体系的基础。但要洞悉并运用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本书认为,我们应转换角度,以解构整体的思路来理解整个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理论和实务,这将非常具有实效性。而且作者对相关规定的解构是以实务中的疑难点,特别是对规定的不同理解和适用作为出发点。因此,本书并没有沿袭市场大多数并购重组税务书籍直接先列举相关规定再来整体分析的思路,取而代之的是将并购重组不同主题之下重要的具体税收规定分拆开来,逐一阐述和剖析。这样一来,本书使得规定繁杂的税收规定,如乐高的积木块一般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也能让读者在企业并购重组实践中对相关税收规定的运用如搭积木一样,既具操作性也具创造性。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任何事物,只有在对比中才能知其优劣,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务基本原理和规定也一样。作者认为,美国基于其企业并购重组丰富的历史渊源,如今在并购重组的税务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税法规定也正是借鉴了美国的相关规定。因此,本书作者的历史眼光非常开阔,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每一项具体规定,都与美国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并阐述了我国相关规定的优势及待完善之处。所以本书不仅仅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并购重组的税务规定,同时也通过对比分析,将读者的思路引向对目前我国税务相关规定合理性的思考,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当然,鉴于我国税务监管当局执法及相关规定的多变性,本书在引述相关税收法律及法规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本书对企业并购重组税收疑难问题点的体系化阐述。因此,无论是关注企业并购重组商业目的和成本的重组当事方,还是关注并购重组交易结构、筹划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希望成为关注交易合规性的监管人员和税务人员,本书值得细细阅读、理解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