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
江门做旅游的创业者赵总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的,刚起步就采用了众筹融资的模式,项目发展得还可以,后面竞争压力增大,为了快速获得优势,赵总多次融资,自己的股权最终只有25%了。由于股权很分散,在公司发展的话语权上,他对公司治理就丧失了控制权,失控后的公司发展也不顺,赵总最终被前几大股东架空了,被迫离开而黯然收场。
【全拆解】
创始人可能会更专注业务或产品,而忽略了公司治理设计,尤其是股权控制权,大多是通过口头协议、友情关系等进行相互约束。一旦公司发展壮大,很容易发生利益冲突,这往往是决定公司前途和命运的严峻时刻。
企业创立之初,就需要考虑股权控制权问题,包括设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包括设定准入、退出、回购、对赌和股份反稀释等机制,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1.控制企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创始人控制企业除了法律上的控制,经营上的控制,还包括资源和文化上的控制,这两点很多人都没在意。
1.法律控制
掌握控制权最常见的就是67%、51%、34%等几个控股比例。当然还有股权代持、持股平台、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AB股等方法。
2.经营控制
就是在经营层面,对公司的财务、人事、营销等部门的重要人事任免权,掌握公章和证照等。
3.资源控制
资源控制是指通过掌握企业经营必需的核心资源来控制企业。核心资源比如重要配方、商标、专利权、公司域名、采购渠道等。
4.文化控制
文化控制也称思想控制,它是思想的力量、企业文化的魅力。任正
非说过,他会牢牢把握华为的思想权和文化权。
企业在不同控制权模式下,比如单一控制人、合伙人、AB双重股权等,控制权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差异,下面表格进行了对比。
不同控制权模式下的表现形式差异
表现形式 | 股权至上 | 合伙人制度 | 双重股权结构 | 利益相关者 |
控制权安排模式 | 同股同权 | 不平等投票权 | 不平等投票权 | 控制权分享 |
控制权是否分享 | 股东独享 | 股东与创业团队控制权状态依存 | 股东与创业团队控制权状态依存 | 控制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分享 |
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分享 | 信息分享 | 信息分享 | 信息分享 |
合约不完全 | 风险不共担 | 风险共担 | 风险共担 | 风险不共担 |
管理团队事前组建 | 否 | 是 | 否 | 否 |
公司治理机制前置 | 否 | 是 | 否 | 否 |
短期雇佣合约/长期合伙合约 | 短期雇佣合约 | 长期合伙合约 | 长期合伙合约 | 长期合伙合约 |
企业刚开始可能是夫妻店或者单一控制人,随着企业发展,会有不同的股东加入企业,大股东如何在企业股权变化中强化自己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