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刊物定位要准确。
刊物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企业文化传播、员工风采展示、发挥宣传载体正能量作用,为公司各个部门、基地公司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经验分享和文化宣传的载体平台。
(2)刊物内容要丰富。
围绕6大块、35个点丰富刊物的内容,围绕战略核心,上接战略,下接地气,起到正能量传播与助推作用。
卷首语:结合每期重点或者主题而写的概述,让读者快速了解本期刊物的主要内容。
新闻:公司开工、建基、评优、荣誉、视察行业会议、专题会议等新闻动态内容。
聚焦:聚焦重大会议、战略宣贯、产业发展、经营指标、基地一线,宣传基地工程建设,种、养、收专等方面的实况。
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经验、管理观点分享、培训、标准化管理等。
文化:文化活动、人文关怀、员工心声、节日祝福、微信内容共享、建言献策。
分享:行业资讯、学习体会、获奖感言、励志名言、故事、基地、产品摄影照等内容。
(3)刊物传播要全面。
将内刊的内容及核心聚焦生产、融入经营、参与管理,成为一个聚人气、接地气、扬正气的传播载体。
(4)刊物设计要创新。
(5)刊物策划要系统,如图2-22所示。
图2-22 系统策划“金镰行动”“基地美景”“奋战百天”专题
《生鲜壹号》电子刊物创办不仅是增强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企业文化传播、员工风采展示、发挥宣传载体正能量作用,还为公司各个部门、基地公司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经验分享和文化宣传的载体平台。
从“五须”来分享《生鲜壹号》内刊的落地与创新点:
第一,刊物定位——须准确。
《生鲜壹号》刊物创办前首先考虑的是定位与受众,经过前期调研和各种需求征集准确定位。
战略执行宣贯平台:内部宣传需求、外宣行动。
学习交流分享平台:上下联动、接入地气。
宣传展示发布平台:信息汇集、交流共享。
文化活动宣传载体:风采展示、文化传播。
企业内刊在外表形式上,是办一份报纸,还是一本杂志,是周刊、月刊,还是季刊等。这就要根据企业的规模、信息量的多少,办刊主旨和方向来确定。这两条是办好一个企业内刊最基本的要素。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生鲜壹号》表现形式是一份内刊杂志,季刊,定位为一份主要是对集团内部及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反映公司创业初期发展,基地建设进程,企业文化推进情况,同时为企业各部门、上级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创办一个增强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企业文化传播、员工风采展示、宣传载体正能量传播载体。
第二,刊物内容——须丰富。
积极宣传报道公司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公司董事会、总裁办公会、月度例会的精神和工作思路。
围绕公司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组织稿件进行全面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详实的信息服务,为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有利条件。在创业初期阶段,及时推出《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收获的田野》主题报道,在各基地基建中起到宣传作用。在基地建设中及时推出了“明康汇生鲜、精彩每天”随手拍、“农业梦、海亮情——我与生态农业共成长”主题征文,“媒体基地行”“双先”评选等系列专题宣传策划。在基地建设成型后,策划了“食之源,大美基地”品牌故事征集汇编、VI形象墙、走廊展厅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通过不断的努力,将公司的重点工作“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把看起来“很空”的宣传与策划工作形成体系: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每个人看到这本内刊的时候能感知它、领悟它。
报道公司重大事件及文化活动,记录公司的发展历程,为公司对外宣传、历史发展积累第一手的资料。
大力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表扬优秀、树立典型。内刊及时报道公司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及优秀员工在这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开辟了荣誉专版、典型专版、模范专版的专题专栏,展示了优秀员工及获奖者的风采。对已经取得优秀成绩的典型任务及团队进行专访报道,弘扬他们热爱工作、严于律己、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为公司其他员工树立典范。
大胆探索企业记者培养新方式及各部门管理资源的整合,围绕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及现阶段领导的需要,创办了《农业参考消息》,为公司领导在决策方面提供参考资讯,由各行政助理搜集各服务领导关注的内容,提供最新、最及时的信息内容,经汇总整理发送各领导参阅,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共享、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目的。工作中,不仅要做好企业日常的宣传、文化建设,还要做好总裁的助理、参谋者、执行者。
第三,刊物传播——须全面。
《生鲜壹号》内刊传播:
为企业提供服务功能。及时反映生态农业内部各种新闻事件、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相关情况。各基地、子公司的通信员、采编是《生鲜壹号》内刊中的一分子,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新闻宣传,是企业争荣誉、树形象、塑造企业文化、传播正能量的一线记者和采编人员。一线记者是企业在经营管理、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文化活动、公司慈善等方面工作中涌现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记录者和采访者都要通过新闻宣传出去,让外界通过新闻宣传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内刊宣传要为生产提供服务。为生产服务的原则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由党政路线、企业管理、文化传播、服务角度所决定的;另外一方面,由企业生产的目的性所决定的。企业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以基础建设为中心,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这一点就决定了企业的新闻宣传必须围绕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来运作。
一是及时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反映产品的产量、产值、效益、降本、增效等。
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本质性的工作,如进行专题报道,宣传企业各部门、各生产基地之间好的经验性做法、典型等。
三是要做好阶段性成果、总结性的报道,包括公司产出率提高、阶段性的经营效益、扭亏为盈、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等方面的情况。
内刊要为职工服务的原则。宣传报道的内容必须起到宣传、教育、引导、公开的作用。宣传职工中的各类先进典型为广大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弘扬正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传播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企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都是我们的宣传对象。比如,年度突出共享人物、优秀员工、先进班组、优秀团队等,通过内刊宣传增强各类先进典型的荣誉感,并且激发广大员工群众的工作热情。教育职工,发挥内刊报道的指导性和广泛性作用,在职工中扩大影响,通过宣传报道把先进典型的特点反映出来,从而在企业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团结向上的团队合作氛围。引导职工就是要求我们把公司战略方针、目标、计划及决策层的指示精神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出来。比如,学习贯彻公司战略规划、责任制承包计划、学习安全生产守则、年度战略规划学习等活动,都要通过新闻使全厂员工知道是如何贯彻的、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反响如何等。
内刊传播为社会提供服务。企业不是真空管,企业是社会经济实体,因此企业具有社会性,企业新闻自然就具有了社会性。企业新闻的社会性表现在哪里?比如,周年庆典、节日庆典、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慈善基金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做好企业软文文化和基础管理工作,就是为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第四,刊物设计——须创新。
《生鲜壹号》内刊的设计创新点:
“两新两翼”: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两翼齐飞。在读图时代,《生鲜壹号》内刊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内刊后的“第一视点”。图片的功能也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争取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成为增强《生鲜壹号》内刊竞争力的一大创新点。
三图三对:大图与小图、横图与竖图、组图与单图,处理好“两新两翼”报道的独立与从属的关系的同时,编辑还应注意大图与小图、横图与竖图、组图与单图的搭配,使照片之间的组合变化和谐统一。
四字八句:创新标题、口语化系;形象生动、找准题眼;融入信息、简明扼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
第五,刊物策划——须系统。
系统的策划年度、季度刊物内容是促进内刊健康有序、不断提高需要的关键,从《生鲜壹号》内刊情况归结公司系统性规律。
选题把握十二规律:一月生产开门红,领导都去送温暖。此月常开职代会,会议精神要宣贯。二月春节在眼前,扶贫济困解愁难。春播前期要筹备,别人不写我前赶。三月青年学雷锋,公益活动还要有;植树造林美家园,不妨也去投一篇……十二月里忙总结,公司年会要筹备,展示业绩和目标,扫尾总结报结果。结合规律,一月我们策划了“春播”系列主题报道,五月组织了“五月阳光”系列专题,八月组织了“奋战百天”专题,十一月组织了“秋收金镰”专题等围绕战略目标推进的项目性工作的报道内容。
内刊内容要专题化、丰富化、品牌化、系列化。在公司创业初期,年度的最后三个月策划“齐心协力、奋战百天”系列专刊:系列一期“美丽的田野”,系列二期“希望的田野”,系列三期“收获的田野”,将公司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奋战百天的成果通过专刊的形式刊登报道。为了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融入文化开展系列“主题征文”“主题摄影”“主题演讲”“主题辩论”“主题运动会”“主题培训”“主题团队融合拓展训练”等系列专题性活动来丰富内容,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系统性沟通引导,要办好一份企业内刊,还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稳定的系统通信员网络,激发他们的写稿热情。办刊人要系统性地与他们沟通,采取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评选优秀稿件和通信员等手段,强化与企业领导、内部员工的互动性。只有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积极性参与,企业内刊才能产生凝聚力和活力。
《生鲜壹号》自创办以来,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记录公司发展历程,传播公司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示、宣传、共享、服务平台。公司利用内刊来宣导企业文化,这既是传统的手段,又是大众比较习惯、喜欢和乐于接受的途径,一定要利用好。同时,我们在采编过程中,时刻注意调研访谈,寻找重点,接入地气,时刻与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和习惯相结合。另外,传导方式要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宣导方式,满足大家的阅读习惯,从原有的电子内刊到后来的印刷版刊物,“微”时代的不断推进,随后我们又推出了微信版本的微电子刊物,定期推送与更新。只有这样,《生鲜壹号》内刊才能更受公司领导员工的欢迎,进一步才能将企业文化的宣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善至美。
《生鲜壹号》内刊如图2-23所示。
图2-23 《生鲜壹号》内刊
作者:苏艺杰,笔名艺在画中,浙江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毕业,擅长企业文化研究、体系构建、文化整合与推动,近十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实战经验方面总结出一套可操作的落地方法与模型,专研企业文化、品牌、宣传、党务、文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