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还认为谈论的“新营销”是“未来的”营销,那么就真的让人沮丧了。就以销售与市场发表的历次营销思想总结为例:
2012年,提出了“云营销”的概念,也就是在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崛起、一云多屏无缝链接的终端世界、消费者的云生活方式(各类网上销售的产品与服务)等市场驱动力之下,以云技术驱动的云平台让云消费形成商业闭环。由此,商业结构、市场结构、媒体结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甚至企业模式都在演化出新的元素。
今天整个社会尤其是消费端,以及与消费相关的供应端(零售终端、渠道商、企业、商业平台等)都完全实现了云端化。如果还有谁对于云时代是什么都不理解,那就连信息时代的门还没有进入。
2014年,在未来商业形态的格局与趋势的探讨里,再次对移动互联的崛起做出判断:三个世界(实体销售、平台电商、移动或社交电商)是未来商业模式的基本格局,贯通三个世界的O2O(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是未来企业的主流商业模式。
今天,BAT们大举进军线下,一场网络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商业乃至社会的潮流已经形成。马云提出的“五新”战略涵盖了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在零售门店收购、投资新兴制造、成为最大的软件技术公司、蚂蚁金服的金融新模式、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资源布局,马云的五新绝不是未来预测,而是阿里巴巴集团正在落地的战略蓝图。
在这样的新背景下,讨论线上线下一体化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已经是个可笑的问题。所有与时俱进的企业都在研究如何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从大数据里攫取更多商机与盈利机会。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时代的变化如此之大,作为中国营销最权威声音的销售与市场也屡次专题讨论过新营销的背景与趋势,而且事后都被证明预测准确,为什么营销界还在讨论未来的营销是什么呢?
哪里还有什么未来的营销?最近五年新出现的营销工具、营销渠道、营销方法,已经足够清晰地勾勒了新营销的基本框架。
框架1:三个世界是基本格局,陆(线下实体)海(平台电商)空(社交电商)三军的结构与重点,是所有规模化企业必须具备的营销能力,也给新创企业、中小企业迈向规模化提供了新路径。
框架2:O2O一体化,一切渠道皆媒体,一切媒体皆渠道,一切媒渠皆数据。盒马生鲜的新零售示范、B端电商的区域割据、自媒体大号、网红直播的销售能力,都是传播、渠道、销售、推广的一体化、即时化。营销已经出现不容小觑的新战场,在新战场里诞生每天都在诞生新物种、新品牌,乃至新独角兽企业。
框架3:中阶的升级性消费成主流,个性化、审美化、生态化成为消费驱动力,这是刘春雄老师与我2014年提出的,中国市场的“主流换挡”趋势。如今三种松鼠超过洽洽、方便面整体下滑、饮料老大总量下滑、精酿啤酒爆发式增长、经济型连锁旅店向舒适型连锁酒店升级,过去的双低产品(低品质、低价格)加速没落,三高产品(高品质、高价格、高价值)一旦破局、势不可挡,都证明主流换挡的速度正在加快。
仅仅举出上述三点最重要的变化与框架,就可以看到,商业环境、产品价值、渠道结构、消费形态、品牌成长路径,乃至企业模式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新商业生态系统“拔地而起”,前所未有的精彩营销实践层出不穷,为何“新营销体系”还是落后于实践与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