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员工的经验与技能显性化

TD集团面临的近两年外部经济形势有所变化,房地产行业也进入国家强力管控的行业,整个行业景气指数下降,不仅招聘量大幅减少甚至冻结了招聘需求,如何盘活内部资源,激活内部员工的潜力也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即使是房地产行业,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形势,有的还逆势增长,有的在负增长。其他行业,如医药行业、IT行业,却处于上升通道。这些行业不能因为增长而不断从外部招聘人员,这样会导致整个集团人力扩张,而地产行业的人员得不到释放,但是又不能直接把地产行业的人员划拨过去。

这个情况哲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好有一位业务主管找哲涛,有个业务主管找徐亮说目前接了个规模很大的项目,是个新的领域,需要这个领域的特殊技能。但苦于不知道公司哪里有这样的凤毛麟角的人才,如果有个地方让自己搜索这类技能的人才就好了。

业务主管的问题给了哲涛启发,他考虑如何建立这样一个机制,就是让人员在内部流动起来,而这种流动又不能纯粹是出于组织需求的强制性调配,还要考虑到业务部门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员工的意愿及主观能动性。只有双方都乐意,这样人员流动的效率、匹配度是最高的,才能产生最大的综合的人的效益。

哲涛决定建立一个平台,让员工的技能与经验能够显性化,这样其他业务部门就能够看到,明码标价,业务部门衡量员工条件是否匹配、自主决定是否面试,如果面试合适就录用。员工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做过的项目、绩效或业绩、职业资格认证情况等,都放在平台上。而公司可以把员工的教育背景、在公司内的职位转换情况、历史绩效结果、获得的荣誉与奖项,甚至受过的处分等,都可以让业务部门检索到。

组织应不断致力于让内部岗位需求信息显性化,让员工的技能显性化,在两者之间搭起一个桥梁,让他们能够达成匹配,岗位找到了合适的人才,人才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谋定而后动”,哲涛想清楚这件事情后,马上找李健沟通,李健非常支持这个项目。后来经过哲涛的推动,员工信息公开在“内部人才市场”隆重上线,经过半年多的推行,受到各方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