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市场潜力也罢,竞争强度也罢,其实都是外部因素,餐饮企业要选择自己的目标

市场,关键还要看内因——自身资源和能力。资源和能力包括很多要素,但我们认为菜品、品牌、位置等硬件与服务、管理、团队等软件是决定餐饮企业目标市场选择最主要的决定要素。

(1)​ 菜品竞争力。

如果你的产品具有独创配方、稀缺食材、文化背书等独家秘籍,那你的产品就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人无我有的产品往往是很稀缺的。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不会

与竞品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就需要我们在品质和口味上做到精益求精,即人有我精。看看自己产品是否比同类竞争对手好?是否在质量与口味上占有优势?也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同时给几个亲朋好友(有条件的可以扩大人数)盲测品尝,看看谁的产品的口感和味道更好。如果是自己的产品口感好,就有很大胜算;如果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口感较好,建议先不要急着开业,要练好自己的技术,把口感和味道完全调整好后再开业。

(2)​ 品牌力。

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拥有一个知名品牌,尤其是一个独有的字号,对新进入、转型餐饮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的菜品与服务的来源,能快速吸引广泛的消费者,并在竞争中起到防御作用,有效防御周边相同业态的冲击、竞争。还有利于企业用来防止被侵权,是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品牌认知度及认可度很高,能够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价值。因此,具有某个业态品牌(字号)的餐饮企业,其相较于没有品牌,或者品牌力弱的企业而言更容易进入该细分市场。

(3)​ 位置资源。

菜品和服务对于餐厅的成功很重要,但是位置同样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充分强调了地利的重要性。尤其是开餐厅,地理位置的优劣更重要。人们把地理位置好视为餐厅赚钱的第一要素,这是有道理的。商业的传统规律是“一步差三市”,足以说明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餐厅的盈亏。海底捞的联合创始人施永宏曾说:“海底捞这20多年来,唯一一家倒闭的店就是因为选址失误。”当时,他们误入一个客流稀少的地方,结果苦苦挣扎六七年,最终还是惨淡收场。可想而知,开店选址的路上真的是坑连坑。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事实表明,经营方向、产品构成和服务水平基本相同的餐厅,会因为选址的不同,而使经济效益出现明显差异。因此,餐饮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位置这一资源对未来经营的影响。

(4)​ 服务水平与特色。

餐饮业说到底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顾客是否还会来餐厅,也会影响餐厅的经营。餐饮业的服务是企业无数细微工作的综合表现,服务的态度和水平、服务的技巧和能力,尤其是服务特色都将成为企业对外树立形象的基础。同样的菜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环境,但服务不一样,最终结果不同。虽然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然而恰似无形却有形,无论提供的是活动性的服务还是精神需要的服务,在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中,服务员的工作不仅反映本人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还反映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餐饮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的时候,要审视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水平和特色的服务。

(5)​ 管理能力。

餐饮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业务过程复杂,管理不易控制。餐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餐饮管理要建立健全市场开发、客源招揽、原料采供、厨房生产、餐厅服务和成本控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职责规范、操作流程、质量标准,要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要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练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目标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自己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保证市场定位、经营策略适应目标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起步时要稳扎稳打、集中资源、缩短战线,使自己的管理科学规范。“管理出效益”是硬道理,餐饮企业要在选择目标市场及规划未来运作思路的时候,衡量自己的管理能力能否驾驭得了。

(6)​ 团队素养。

人力资源是制约餐饮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无论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还是高技

能的厨师队伍、专业化的管理和营销人才,未来都是高成本的稀缺资源。很多优秀餐饮企业发展扩张的步伐都不快,不是不想,而是受制于没有优秀的经营团队,没有人就没法开新店,没有人才就不敢急于扩大规模。因此,餐饮企业的人才专业化越强,人力储备越足,则进入或扩张可能性越大。这就要求转型者、新进入者未雨绸缪,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体系,培养并储备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根据人力资源能力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及进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