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句话,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取得胜利往往都是战前准备充分,认为自己能胜的情况下才去作战;而失败往往是由于战前准备不足或没有准备,当战争已经开始了才谋划如何取胜。如果将生产比作是行军打仗,那么产前工作就如同“军队开拔”前的战备一样重要了。
“合同就是老大,订单就是命令。”这是国内一代企业家精神的共同写照,这种以客为尊、积极作为的理念造就了一批批企业的成功,但也因过于激烈的市场拼抢和盲目的交付承诺给很多企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如设计开发还未完成就必须投产等。
在制造现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如下异常现象:
● 生产作业已经开始了,但还在到处找工装夹具、技术资料、检验标准。
● 现场一片狼藉,脏、乱、差。
● 现场管理人员不知如何组织、安排生产新产品。
● 员工不清楚具体的工作任务。
● 员工不知道作业要点、作业方法,不了解质量要求。
● 材料供应不及时,作业中时常待料。
● 不良品频繁出现,直通率低。
● 使用时发现设备、工装夹具问题。
● 不知道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间要求。
● 不知道下一个生产任务、指令是什么。
● 生产切换时间长,或不能及时、快速切换。
● 工序平衡率低,窝工现象严重。
● 工序间手持量多,产品流动慢。
● 作业不熟练的员工,也没人给予指导、监管。
● 能源、动力经常发生故障……
上述异常现象,又往往导致如下问题的产生:
● 制造周期拉长。
● 中间库存增加。
● 生产计划无法达成。
● 扰乱现场制造秩序。
● 内部失败成本过高。
● 埋藏产品质量隐患。
● 现场制造效率低下。
● 制造成本上升。
● 现场制造气氛压抑、员工士气低迷……
在当下一般制造型企业里(特别是中小制造型企业)出现上述情况的频率非常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 企业各职能的能力无法匹配市场需求,迫于客户压力,急于投产、交付。
● 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万能制造、制造万能”氛围浓郁(有问题找制造)。
● 经营决策者对过程管理淡漠或重视度不够。
● 没有科学、严谨的产前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产前筹备的作用于订单生产、交付而言就是“先胜而后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