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与网络空间的连接

2018年1月10日,我与施炜老师、丁丁老师三人的直播,301万人在线,就是引入了直播。

图4-2我与施炜老师、丁丁老师三人的直播现场

直播就是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还包括网站、博客、微博、公众号等,传播发酵往往在网络空间,但传播发酵的规律目前还未知。

在网络空间上,一度有“水军”。“水军”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多地发起传播。在没有社群网络的时候,这几乎是唯一可操纵的办法。

从可控的社群进入不可控,但传播容易发酵的网络空间,现在有了路径。

在三度空间框架下,社群是可控制地从线下进入网络空间的连接器。

从线下进入社群,这是传播的第一次放大。

从社群进入网络空间,这是传播的第二次放大。

经过两次放大,传播效果会大增。当然,前提是传播的内容有互联网传播性。

社群的连接与放大

三度空间,线下与社群有连接,社群是社交结构的迁移。

社群与网络空间也有连接,社群是可控的、有边界的;网络空间是不可控,无边界的。

传统媒体传播时代,线下与线上没有连接。甚至PC时代,连接也有限。

只有借助于社群,三度空间才被打通了,而且可以通过传播,把商业价值放大。从这个角度,无论怎么评估社交的商业价值都不为过。

定向传播

线下关系,有很强的地域性。从线下进入社群,也有较强的地域性。

网络空间的传播,地域性相对较弱。

有地域性,就可以定向传播。

线下和社群都有地域性,意味着经过放大的网络空间传播,也有了较强的地域性。

有些地域性的企业,传播要求有较强的定向性,比如,做一个县级市场,就面向一个县做定向传播。毕竟,所有的传播都有代价。

传播可以定向,不仅可以少浪费资源,也可以加强传播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