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说:“现金流及其使用方式,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但是,投资、融资和并购不仅是经济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法律行为。因此,公司既要防范投融资活动所伴随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及财务风险等经济活动风险,还要积极防范往往会对公司投融资活动带来更严重影响的法律风险。而掌握投融资活动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则是防范投融资活动法律风险的必要措施。《完胜资本:公司投资、并购、融资、私募、上市法律政策应用全书》这本书正是学习和了解中国投融资活动法律政策规定的重要宝典之一。
本书贴近实践,兼顾法律实务的复杂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两位作者杨宝春和杨贵勇都是公司律师出身,长期为公司投融资活动提供法律服务。根据他们的经验,面对中国投融资方面纷繁复杂的法律政策规定,如果不是专业从事投融资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要全面而且系统地掌握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政策规定,实非易事。而且,在公司投融资实务中,投融资的形式也千差万别,每种形式均对应不同的法律规定。
因此,作者在编选本书时,根据投融资实务中存在的不同形式,比如投资、融资、并购及公开上市等,分类编选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以便读者能更快、更系统地学习中国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政策框架,并能根据不同的投融资形式适用相应的法律政策。
本书的第二大特色,在于以相关法条的立法背景为基础,可谓高屋建瓴。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甚至立法者的思想,无论对错,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因此,对于任何法律政策的分析,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应该追根溯源,剖析其规定背后的立法者意图和社会发展背景。所谓“鉴往事而后追来者”,只有了解背后的渊源,才能更好地防范以后的风险。因此,为了方便读者查找、阅读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并且明确法条背后的相关立法背景和意图,本书在每个章节的开篇部分,对投融资行为的背景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适用环境进行导读,如此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章节架构及内容的理解。
强调法条之间、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以联系的眼光来理解法律法规,更能使我们洞悉法律所规制的公司投融资活动中的风险。为此,本书在具体法律政策的编排呈现上,并没有单纯摘选规定的内容,而且在摘选的条文前后之间充分考虑了它们的相关性。因此,本书不是法律条文的简单摘选,而是根据作者的实务经验,将同一主题分布在不同法律规章之内的规定做了针对性的编排,脉络清晰,使读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本书作者意在授读者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虽然编选了截至出版前中国公司投融资方面具有法律效力的绝大部分法律政策规定,但是鉴于立法部门及政策制订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时甚至频繁调整、修订、颁布相关法律政策,本书的相关规定可能会有滞后之处。但是,这并不妨碍本书为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法务人员、从事投融资活动的专业人士及有兴趣于投融资活动的读者提供一本全面、系统梳理我国投融资法律政策的工具书,并对公司的投融资活动法律风险的防控起到一定的指导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