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内有不少企业到海外发展,不过能顺利开展的真不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留不住。
有人认为派驻国外语言最重要,有人认为派驻国外应该用年轻人,对他们是锻炼;但是这些方法效果都不太好。
TCL是全球大型的智能产品制造集团之一。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国内较早地开展海外拓展的公司之一。不过,在刚开始时也很不顺利。外派的人员总也呆不住,别说做业绩了。怎么办呢,他们发现几个问题:
同样是做业务,国外的环境与国内的氛围还是不一样。在国内即使是派到新疆、拉萨这样陌生、甚至更艰苦的环境里,仍然在国境内,在一个政府下干事说话,能很快找到当地的同学、老乡、亲戚朋友,通过各种渠道找到门路。遇到问题,总部也还是很容易、很方便地支援炮火。但是在国外就不一样了。除了语言不通,政策环境也不一样,市场陌生也不友好。特别是,中国企业刚开始走出国门的时候,往往先进入的都是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说比国内大部分城市还不如,生活条件更艰苦。加上距离远不方便,总部想要支援,有时也爱莫能助。在国内玩的很转的人,换了这样的地方未必一定行。
分析了这些情况后,负责人在人员选拔上做了调整:
人员选派上首先要在国内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实战经验丰富。如果是新来的大学生,他们对TCL的发展不了解,对中国业务不了解,不仅到那里无从下手。遇到困难,如果总部支援不及时时,这些新人很容易对公司失去信心,而无心恋战。
其次是做事很踏实,能够吃苦。因为国外一些环境比国内任何一处销售区域都艰苦,销售人员一定要能吃很多苦才行。
三是要在困难情况下还能看到希望的人。要在当地扎根,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和积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是独立开展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在那里,不存在像国内这么好的支持系统。就像通过火箭把你送上月球,一旦走出太空舱,就靠自己了。能在国外呆住的人,就要能够离开公司在国内这个系统以后,还能存活,还能发展,还能独立处理很多事情。”
后来又在标准中加入了学习能力,因为到了外面,一切都是陌生的。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且不允许一年以后见效果,必须两三个月见效果。
这样的选拔条件,忽略了对语言的重视程度,除了三成是专业能力,七成则是精神和个人综合素质。而事实证明,调整后的选拔策略行之有效。TCL派驻的人满满留了下来,也满满出了成绩。最初派去越南的十几个人,很多已经成为各个地方独当一面的经理。像TCL在俄罗斯、印度、中东、印尼和墨西哥等海外分公司总经理,都来自最初进入越南市场的那十几个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