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板应该求何果,种何因

世间所有的学问,都在告诉人们两个东西:一是叫因果关系,另一个叫关联要素。因果关系说的是因,关联要素说的是缘,因缘和合乃为果。事情之所以有结果,是因为原因、条件都具备。

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一则寓言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故事很简短,寓意很深刻。大意是这样的:

有人种了几棵葫芦。小葫芦开了花,挂了果,长势很好。但不幸的是,有一天发现叶子生了蚜虫。邻居劝他,叶子生了蚜虫,还不赶快治一治?那个人却说:“什么?叶子生虫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又不是叶子!” 没过几天,蚜虫越来越多,叶子枯萎,小葫芦也都谢了。

我们要的是葫芦,不能仅盯着葫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葫芦,得种葫芦种子。这叫因果关系。但也要看管好叶子,不能让它给虫子吃了。还要顺着葫芦找到藤,顺着藤找到根,在根上浇水施肥。根、藤、叶子,都叫关联要素。这些东西都照顾到,才能收获预期的成果。

人,不能按照主观意愿办事。人,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谓客观规律,就是因果关系。循果溯因,是认识论,是认识世界的方法。种因得果,是方法论,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这一切,就是所谓“明因果”。不明因果,就会很盲目。盲目就是瞎干,瞎干只会失败!

作为企业家,作为投资者,应该求何果,种何因呢?

毫无疑问,经营者要追求效益,投资者要追求回报。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目的,而不是一个定量的指标。无法衡量,无法操作。

说到财务指标,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利润。利润真的就是投资者或企业家,所应追求的结果吗?

首先,利润是一个绝对数的概念。一个项目的利润是100万元,另一个项目的利润是200万元。两者的效益没有可比性,因为投资额不一定相等。

很显然,老板所追求的目标,不是要赚钱,而是如何投更少的钱,赚更多的钱。老板的这一愿望,用财务术语表达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要高。这才是老板所要追求的“果”!

搞懂了“果”,还要知道“因”。它背后的因果关系和关联要素是什么呢?搞懂了这些东西,才称得上是“明因果”!明因果后,搞经营,做投资,才不至于盲目。

其实,关于净资产收益率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关联要素,财务上有一个专门的分析工具说明它,就叫杜邦方程式。专业书籍说得比较晦涩、繁琐。我把杜邦方程式的内容和作用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两大作用。

所谓一个核心,就是净资产收益率(ROE,Return on Equity Capital)。杜邦方程式是围绕净资产收益率展开的。

所谓三个基本点,就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在这三个基本点上着力,可以提高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打个比方,假如净资产收益率是我们所要的小葫芦的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就是小葫芦前面的三根藤或三个根。

杜邦方程式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它有两大作用:一是分析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上升或下降的原因。二是指导作用,为我们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