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费品作为消费者日常刚需商品,由于其低货值、即时消费等特性,过去传统的流通渠道一直是其主要的销售战场。
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开始,一直到2014年,以往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品牌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线性链路对快消品分销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资本”对零售行业和消费品行业的持续渗透,传统的快消业态被迫加速分裂和重构,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如今的渠道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多、越来越碎片化。如图1-1所示。
图1-1 “互联网+资本”推动快消品渠道碎片化
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以双十一突破900亿元为里程碑事件确立了电商的真正崛起。同年,O2O在资本和龙头BAT的推动和加持下,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零售业态和快消平台,加之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从2015年到2019年,短短4年时间,针对线下传统市场的重构、改造与升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总的来说,对快消品从业者而言,现在的卖货渠道越来越多,且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过去传统的快消业态,线性不离散,渠道为王,扎根各物理售点做深度分销,而现在则是越来越分散,与消费者的触点越来越多,几乎每个触点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售点。
图1-2 现在与过去的快消业态对比
如图1-2所示,B2B平台正在重构过去传统且单一的商贸流通体系。在零售端,一方面以大型超市为代表,正在纷纷叠加线上到家业务,而传统流通小店,或入驻平台,或借助小程序,将业务延伸至线上。除此之外,各种O2O新零售物种正在无限逼近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