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时,发现很多企业非常认可BLM。比如,2024年初我们受邀参加了五六家企业的战略研讨会,这些企业要么是主板上市的大中型高科技企业,要么是各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我们发现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BLM作为战略制定的工具,且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共性表现:从企业一把手到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谈得最多的是业绩差距、市场洞察、创新焦点、关键任务,而对企业非常重要的机会差距、战略解码、正式组织、人才、氛围及文化等,要么不涉及,要么简略地带过。另外,BLM与DSTE(从战略到执行)、BEM(业务战略执行)、MM(市场管理)这些方法论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也常常被问到。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使用BLM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BLM。从本质上说,BLM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规划工具,而是企业战略制定+战略执行的管理工具。如果没有看清楚这个本质,BLM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华为是国内最早实践BLM的企业,了解华为引进BLM的背景及学习实践过程,相信对很多企业很有启发。华为之所以引入BLM,最初与战略制定并无关系,是华为为了提升海外营销一把手的能力而进行的领导力提升计划。2007年,在华为销服体系和IBM合作的领导力咨询项目中,IBM顾问重点介绍了BLM工具,引导华为各国家代表不再处于销售的角色,而要向区域总经理转型。华为销服体系的领导看到BLM时顿觉眼前一亮,一直困扰的战略制定与执行两层皮的问题似乎有了些眉目。与很多企业类似,华为也一直苦恼于战略设计和执行总是两张皮,领导规划的蓝图和员工执行的最终结果,中间往往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无解之迷,所谓战略到执行无非是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情,并把事情做正确,但知易行难,领导者如何保证自己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员工怎么做才叫执行到位呢?没有明确的标准,更缺失统一的方法论指引,战略到执行只能演变成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
华为一直希望能解决两张皮问题,将高层领导的眼脑、中层干部的脊腰、基层员工的手脚变得浑然一体。原本是请IBM顾问来做提升领导力的咨询服务,却发现BLM似乎回答了企业战略到执行的一致性问题。很快,华为组织内部顶级管理专家团队学习BLM,并对BLM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和微创新,主要是将MM流程整合到战略制定模块、将BEM整合到战略解码模块和以BLM为蓝图设计DSTE流程。
1.将MM流程整合到战略制定模块
IBM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MM体系,包括理解市场、市场细分、组合分析、制定业务计划、整合优化业务计划、执行和评估业务计划共六个步骤,用于从广泛的市场机会中进行选择性收缩,制定出一套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带来最佳业务成果的商业计划书。华为在2000年前后从IBM引入了MM体系,使之成为华为最重要的市场研究工具。在学习研究BLM的过程中,华为内部管理专家认为BLM的市场洞察、创新焦点、业务设计这三个模块需要更全面细致地研究规划,而MM流程恰恰是最佳市场分析与管理的工具,很好地弥补了BLM在这三个模块的薄弱。之后MM流程就成为BLM战略设计阶段最重要的子流程之一。如图1-4所示。
图1-4 MM流程与BLM的关系
2.将BEM整合到战略解码模块
华为管理专家认为BLM中战略解码模块过于薄弱,不仅缺失方法论,也没有管理工具可以指导实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BEM模型(以下简称BEM)是华为于2012年从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引进的战略解码方法论。BEM除了融合了平衡计分卡(BSC)的绩效测评思想之外,还结合了质量管理六西格玛改进方法,是自顶向下的系统性的战略解码与执行力模型。华为当前使用的BLM中,战略解码BEM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块,如图1-5所示。
图1-5 BEM的战略解码方法论
3.以BLM为蓝图设计DSTE流程
对于一个庞大的组织,指导员工做正确的事情,不应该是深奥晦涩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打鸡血,而是清晰的业务逻辑、有驱动力的制度体系和最佳的实践指引,即好的业务流程。DSTE流程(以下简称DSTE)是华为管理团队以BLM为整体框架,融入MM、BEM、人力资源管理、财经管理等核心思想,按照战略设计、战略展开(战略解码)、战略执行与监控、战略评估四个步骤,建立的端到端的战略规划到执行的使能流程,如图1-6所示。
图1-6 DSTE框架
通过上面的简要介绍,让我们看到了华为对BLM的引入、学习理解、改造优化和落地生根的过程,与华为研发5G通信技术的方式方法非常相似。当华为捕捉到某样东西特别有价值时,会扑上去,让一帮最牛的人进行分析解剖,并想方设法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无论是5G的Polar码还是BLM,所用手段如出一辙。
很多人知道华为聘请IBM做咨询服务时间跨度长达20年。1997年当华为第一次聘请IBM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时,IBM当年营业收入为785亿美元,华为营业收入仅为41亿人民币,双方的差距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谁也不曾想到,2017年,华为的营业收入为925亿美元,超越了IBM的791亿美元。
BLM只是华为向IBM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管中窥豹,我们可以看见这家优秀的中国本土企业,如饥似渴地吸收全球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20年磨一剑地专注于管理的进步和改善。这个过程,是吸收精华的过程,是与自身企业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大胆实践小心求证的过程,更是持续改造和优化的过程。
企业在引入BLM时不能僵化地生搬硬套,更不能拿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照猫画虎,而是在充分理解BLM的思想、方法论后,结合自身企业的经营特点对其进行吸收、实践、复盘、持续改进。
基于我们为众多企业咨询实践的经验,为更好地运用BLM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1)将BLM视为战略制定+战略执行的工具,而非单纯的战略制定工具。
(2)核心管理团队对BLM各模块的内容、含义、方法论、管理工具要有正确认知,并达成共识。
(3)要建立中长期的对标对象,始终让组织处于不满意的紧迫感,以保障组织可以持续进行熵减活动。
(4)高度重视战略解码过程,实现战略、战术和战斗的统一性。解码成果一定要完成战略目标最终转化为关键任务,并使关键任务可衡量、可评价、可追责。
(5)正式组织、关键人才、氛围及文化三大构件与关键任务的适配性,是审视执行力优劣的仪表盘,企业要有耐心地、持续地提升组织能力。
(6)重视复盘,从成功或者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快地成长。
对于管理成熟度较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型企业,再增加一条,即不要僵化套用BLM在每一个模块上都大费周章,而是要抓好两个关键,即提升领导力和关键任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