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致力成为奶牛养殖行业的智者和导师

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的管理者,绝大多数都是从技术岗位提拔上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系统培训,不能充分认知到位和懂得从事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控制、领导、人事的岗位职能,不善于运用5W3H的管理思维和PDCA的管理循环。

作为一个优秀的牧场管理者,核心任务是领导、激励下属团队向明确的目标努力,把领导力、执行力、影响力这三大管理利器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明确了解本牧场的所有岗位任职资格,清楚把握每个团队成员工作能力及其优缺点,包括工作心态是否稳定,才能够有效掌控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确保完成工作目标。

作为非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必须充分认知人力资源管理是牧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通过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牧场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全面统筹规划牧场的人力资源战略,竭力开发人力资源,为牧场经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与保障,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牧场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对牧场管理者必须进行管理理念、知识、技能、方法、工具、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使之快速成长起来。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无疑是对的,但我要说,只有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并痴迷于这份工作,才有可能全力以赴,调动所有的潜能、智慧、知识、能力、资源去从事这份工作,并最终取得成功。

我常常自我剖析,是什么诱因让我对从事奶牛养殖如此眷恋和痴迷,并愿意在这行业扎根、深耕?尽管奶牛养殖所需要的自然条件、饲料资源、硬件基础尚且如此艰苦、匮乏、欠缺,我还是一如既往,有以下6个因素:

因素一:喜欢简单、直爽的人际关系。

自从从事奶牛养殖行业后,参加过数次奶业大会、研讨会,参观考察二十余个规模牧场,也在哈尔滨、天津、福州、泰安、广州等地做经营管理讲学,结识不少南方、北方的奶牛养殖同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全国养牛人是一家”的理念根植于养牛人的脑海。在这个大家庭里,养牛人显得格外简单、朴实、真诚、善良;一心一意从事奶牛养殖事业,心无旁驽、任劳任怨;做人诚实、朴素,没有很深的城府;同行之间坦诚相待、互帮互助、交流经验;心地纯洁、纯真温厚、坦率爽朗。

全国与奶牛养殖相关的微信群不下两百个,我个人就被邀请进入100多个“牛人群”,有关于设备供应商的、粗精饲料采购的、青贮制作的、奶牛饲养的、疾病防控的、繁殖繁育的、行业资讯的、技术交流的、管理研讨的、社会公益的……无论你有任何信息需求或希望得到任何帮助,只要你在群里发布信息,马上会有若干人为你提供资讯、解答、出谋划策,你永远不会感到迷茫和孤单。

因素二:敢于挑战、突破陌生的行业。

每天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点击微信进入“订阅号”。《乳业资讯网》《奶牛微刊》《乳业时报》《荷斯坦》《食悟》《爱牛奶》等订阅后发布大量关于奶牛养殖行业的交流大会资讯、奶牛养殖政策、典型牧场养殖经验介绍、养殖技术推广、管理经验分享等信息,让你感觉中国奶牛养殖庞大的专家团队仿佛就在你的身边。置身奶牛养殖行业,真的是一种幸福与荣耀。

《中国奶牛》杂志、《中国乳业》杂志、《奶牛》杂志、《乳业时报》、《荷斯坦》让你爱不释手,反复研读,深深融入奶牛养殖的氛围和环境当中。就连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奶牛养殖管理者,也很快融入这个行业中,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奶牛养殖行业,乐意去剖析、参悟此行业的经营管理之道。

因素三:崇尚高效、规范的运营机制。

现代养牛可是个细活,散户、小牧场逐步退出奶牛养殖行业,随之而来的是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械化的循环经济牧场。它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于一体,完全颠覆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转型升级、节能降本,蔚然成风。

奶牛养殖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除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外,在管理上也要导入精细化运作。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牛只分群、营养配方、饲料制作和检验、储存和保管、TMR(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粮)搅拌和投喂、繁殖繁育、疾病防控、挤奶操作、DHI检测、菌落和体细胞检测等,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计划、执行、检查、改善上进行闭环式管理,狠抓细节和过程管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连锁反应。我个人崇尚高效、规范的运营机制,实施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数据化,把日常工作与目标管理充分融合,把绩效考核作为管理工具。人人有目标、事事有标准、管理不漏项。

因素四:乐于公关、处理复杂的事件。

在我看来,牧场岗位人员涉及全面,有场长、技术主管、生产主管、饲养班、挤奶班、繁殖班、兽医班、营养配方师、饲养员、繁殖员、兽医员、挤奶员、仓管员、数据分析员、行政人员、财务会计、出纳员、TMR司机、清粪员、保安员等,五脏俱全。

内部成员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福利、劳资关系都需要处理妥当,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为牧场管理者和员工规划职业生涯,自上而下形成牢不可破的价值链,让每个管理者和员工有归属感、敬业感、责任感、使命感,在奶牛养殖行业成就事业与发挥价值。牧场的外部关系也不可忽视,与水产、牧业、兽医、防疫、环保、卫生、电力、周边村民的关系,处理起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哪个部门协调、沟通不到位,都会带来工作上的不畅。特别是与周边村民关系,处理不好,堵门、拦路、偷盗事件不可避免,直接影响经营管理,导致牧场经济损失。

因素五:内心敬畏、尊重奶牛的价值。

对奶牛的敬畏、尊重是我真正接触奶牛养殖工作以后产生的强大内心感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产品能与牛奶在营养价值上相提并论,对人类增强体质功不可没。因此,我们尽最大可能给奶牛创造舒适的环境,提供干净卫生的水源、优质的饲料。

如果饲养技术精湛、管理体系规范、繁殖繁育科学、疾病防控到位、防暑降温得力,把奶牛当人来对待,善待奶牛、爱护奶牛、尊重奶牛,奶牛一定可以回报我们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在我们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硬件投入不足,防暑降温压力重重,看到奶牛采食量不足、躺卧不足造成反刍不够、趾蹄不健康、蚊蝇骚扰……心疼不已,唯有竭尽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因素六:乐于奉献、分享管理的精髓。

从事奶牛养殖管理工作后,下牧场监督、检查、交流经营管理和饲养技术,从书本读来的、从专家处学来的、与同行交流获得的,都深深烙在脑海,反复咀嚼、消化。两年下来,四十余篇经营管理文章,在《中国奶牛》杂志、《中国乳业》杂志、《奶牛》杂志、《乳业时报》及《荷斯坦》、《食悟》自媒体发表和推送,在奶牛养殖行业颇具影响力,读者反响强烈,被赞誉是接地气和可执行的管理理念、方法、工具,被天南地北的各类微信群转发和推崇。我想,这也是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吧。爱一行专研一行,爱一行成就一行,我管理的牧场经济效益蔚为可观,这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吧。

或许,我成不了奶牛养殖的技术专家,但我一定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强化精细化管理,督促牧场管理者和员工,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把奶牛养殖工作当作一项无上荣光的事业来打造,在奶牛养殖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理想。

我想,我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牛痴了,这远远不够。我的更高目标是成为奶牛养殖行业经营管理中的一名智者和导师,为中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无私奉献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牵手同行,无所畏惧,戮力前行。

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甩掉你的不是时代,而是你落后的思维、观念、方法。成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变革!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