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好经销商谈判的准备工作

不打无把握之仗,谈判前做好准备是业务员与经销商谈判取得成功的保证。谈判之前,除了要做好自身穿着方面的必要准备给经销商留下良好的印象外,业务员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市场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要知道市场环境、自己的现状和竞品的市场表现情况。具体包括:当地人口数、行政区划、收入水平、当地支柱产业的情况;有多少个批发市场,分布在哪里,各个批发市场的货物流向(有的批发市场专走外埠、有的批发市场专覆盖市区);大约有多少个零售店、超市,买店费等渠道费用的大致情况;当地其他市场特点是什么,自身产品的优势、特点、渠道等,竞品的相关情况,如竞品在哪个渠道销售,卖得最好和最差的产品品项是什么,竞品各阶通路的价格和利润如何,竞品在当地有没有经销商,厂方有多少人驻守在这里,有没有设办事处、分公司,已经拜访到哪一层通路等。

(2)准备和制定好产品的推广计划。在对当地市场信息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制定和得出本公司产品在当地的推广计划,主要包括的关键点:本公司产品哪个品项作为先头部队攻打市场,为什么?这个品项相对竞品有什么优势?在哪个渠道销售,各阶通路价格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上市前两个月做了几次促销?具体的人员、地点、方式、投入等,最好能预计出这一阶段的销量和经销商的利润。需要经销商配合哪些工作?公司解决经销商后顾之忧的服务和政策保障是什么等。

小提示:在业务员和经销商谈判中,制定和准备的产品推广计划必须要和上级沟通,得到上级支持和批复。

(3)要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如果没有安静的环境,市场开发计划的沟通不连贯,效果会大打折扣。业务员要尽量避免在经销商店里沟通,一来可以避免因为一会儿有人来买货,一会儿其他业务员来拜访打断谈判;二来可以避免在经销商场所给经销商带来谈判过程中的“主场优势”,最好把经销商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咖啡馆、餐厅或者宾馆房间等利于双方交流的场所。

经销商在对企业和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后,或者多次沟通后迟迟没有签约和打款,就证明实际谈判中一定有没有沟通到位的地方,没有让客户合作的激情和冲动,或者没有安全感。如果经销商合作愿望很强烈,同时又符合厂家的标准,那么招商谈判、签约会非常顺利。但大多数情况是:有合作意愿的经销商不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的经销商或者没有合作意愿,或者犹豫不决,“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商量商量,明年再说”。后者恰恰是厂家业务员的主攻方向,但业务员往往不知道用何种方法说服经销商签约。

很多业务员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公司如何如何,我们产品如何如何”,而不是问经销商真正需要什么。其实经销商就是客户,是客户就一定要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再想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业务员要了解经销商还有哪些需求尚未被满足?经销商最担心什么?有没有哪些服务是业务员能提供而别人无法提供的?

经销商在代理新品牌前,最关心三个方面:利润、安全、前景。

(1)利润。经销商代理你的产品最关心的是“钱途”,比如价格、折扣、有没有信用支持等。其实“钱途”还可分为利润、现金流、人气。

产品知名度低、销量低,但价格不透明导致利润高,经销商挣利润。

产品知名度高、销量高,但价格透明导致利润低,经销商不赚钱但可以带来人流商机,经销商挣人气。

既不赚钱也不挣人气,但厂家的信用政策宽松,比如45天付款或周期更长,经销商打个时间差将现金挪作他用,挣的是现金流。

关键是给经销商讲述一个完整的赚钱励志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你实际合作的经销商中成功的营销案例,具体到地点、人物、时间、运作方法、盈利方法,让经销商充分信任。同时,也要准备一整套案例客户图文并茂的运作证据,然后进行经销商的匹配分析,差不多的市场,别人能够做好,你的能力和实力不比他差,你也可以赚到钱。

(2)安全。经销商还关心代理产品的安全性,不仅赚钱还要有保障。

厂家要有规模和实力,不要没干几天就倒闭了,经销商的投资泡汤不说,好机会也失去了。另外,企业的中高层稳定,销售政策有连续性,答应经销商的条件保证兑现。

厂家产品质量没问题,与竞争对手相比还有优势。经销商最怕的是产品质量有后遗症,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形象,而且跟厂家在赔偿问题上也会纠缠不清。

厂家能提供好的服务和支持。比如厂家处理质量问题是否规范及时,厂家有多少业务员配合经销商销售,厂家对区域市场的管理能力和态度,对低价和窜货的打击力度等。

上述问题也是需要招商人员在与经销商沟通的过程中解决的,如果对厂家资质不放心,可以出示相关严谨的证明材料,重要的客户可以通过邀约参观工厂,或者请公司的高管与其打电话沟通,打消经销商的疑虑。

(3)前景。能赚钱并且安全地赚钱还不够,最好还有其他的附加值。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经销商利用厂家品牌的知名度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同时经销商还可以学习大厂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大有好处。另外,代理知名品牌可以提高经销商的资信度。今天你代理了××产品,明天你就会发现其他同类品牌厂家纷纷上门,找你谈合作事宜。

第一,在招商谈判前,针对经销商可能关心的问题,业务员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1)谈判前的准备—经销商。该地区的行规、商业习惯;该地区市场容量;代理同类产品或竞品销售额;同类产品占其销售额的比例;代理竞品的产品特点;代理竞品的市场支持;代理竞品的销售政策;与竞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2)谈判前的准备—公司。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生产规模;产品的特点、优势和带来的利益;公司的市场计划:业务员配合、技术服务、市场宣传;公司的销售政策:价格、折扣、信用支持、市场保护、政策的稳定性;市场前景分析和盈利分析:预计销售额、预计毛利、预计利润。

第二,在招商谈判过程中,业务员应该注意提问和倾听,针对客户的真正需求,再向客户做重点介绍。

它可能包括:企业的概况、实力、在行业的地位、企业远景;产品的原料、先进工艺设备、产品的功能诉求、卖点、与竞品差异等;市场计划,比如业务员的支持拿单、技术服务等;厂家的销售政策,比如返利、出厂价格、通路价格;盈利分析:每月大概的销量、大致的利润额、全年的利润额等。但是公司的销售政策不宜和盘托出,以免合作不成泄露商业秘密,要留有余地,也可以跟经销商讨价还价。

第三,在招商谈判中,厂家业务员只是“王婆卖瓜”不行,还要有案例或证据证明企业确实能做到。

案例说服:类似市场操作的成功案例。对经销商说:“某某市场与咱们的市场环境类似,去年我们的产品操作很成功,老张你认识吧,去年仅我们的产品就有500万元的销售额,利润20%你算算能赚多少?”

现场示范:眼见为实,它比单纯的口头销售陈述更容易让客户相信。通过演示产品的卖点和竞争优势,证明产品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如果现场示范有困难,图片、模型、VCD等也是好的选择。

第三方证明: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或专家的论据;产品的销售统计资料及与竞争者的比较资料;来自媒体特别是权威报刊、杂志的相关产品报道;邀请客户参观实际使用该产品的客户或邀请客户到工厂参观。

第四,厂家和经销商必须就产品品种、区域划分、任务目标和扣点、价格政策、付款方式、公司支持等条款达成一致并签订代理合同。

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合格的经销商还是不愿合作,而愿意合作的经销商就是不合格。厂家不可退而求其次与不合格的经销商合作,因为拯救一个做死的市场比启动十个新市场还难。厂家不妨将市场暂时搁置,等待合适时机再开发;也可以倒着做渠道,经销商合作意愿低无非是怀疑厂家的产品能否畅销,如果业务员能带着订单跟经销商谈合作,合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