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自身变动趋势
统计企业历年净资产周转率,把它们画成折线图,可以看出来企业净资产周转率的发展历史、变动轨迹、演化态势。
(二)与同行对手比
不同行业的企业,不能就净资产周转率进行单独比较,但同行企业之间是可以比较的。
处在同一行业的企业,生存的外部大环境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各自的强弱态势和商业模式。但个体的力量毕竟弱小,除非成长为行业巨无霸,否则逃不出行业为你划定的大体格局。所以,同行的企业一般会呈现出类似的净资产周转率特征。
比如疫情对某一行业的影响,是遍及行业所有企业的,按说各企业都应呈现出相同的净资产周转率变动态势。如果有一个企业不一样,那它肯定是实施了不同于同行的个性化举措。
(三)与行业均值比
行业均值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它总是被巨头左右。但是,它毕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态势与变动,拿它和企业的净资产周转率进行比较,是有一定意义的。
(四)与财务费用率结合分析
净资产周转率的上升,可能来自营业收入的增加,也可能来自净资产的减少(这种情况最具有欺骗性);而营业收入的增加,可以靠现有资产增加,也可以靠提高负债增加。如果是提高负债增加,由此带来的营业收入的增加,和净资产周转率的上升,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负债是有成本的。如果由此增加的利润,不能覆盖增加的成本,这种发展模式就是一种非良性的发展。表面形势大好,但实际上企业是在不断变坏的。
要识别这种风险,就要把净资产周转率与财务费用率放到一起,进行组合分析。如果净资产周转率增加了,但财务费用率并没有增加,就是良性的;如果净资产周转率增加了,但财务费用率增加的更多,那就是非良性的。
(五)在9C系数初级分析中使用
9C系数是反映企业状况的综合指标,净资产周转率是其变量之一。
在9C系数初级分析中,把净资产周转率放到9C系数变量体系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净资产周转率与扣非净利率、收现比、财务费用率,以及9C系数之间的变动关系。
比如净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是不是产品大降价,以牺牲扣非净利率为代价?是不是赊账,影响了收现比?有没有增加负债,从而使财务费用率上升了?最终对9C系数造成了什么影响?
小结:
企业的目的是利润,但利润来自收入。所以,要创造利润首先要创造收入。尽管可以通过压缩支出和费用提升短期利润,但长期利润的增长只能来自收入的增长。
所以,净资产增长率作为判断收入变动态势的重要指标,对它的分析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