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军事化管理:一切行为有标准
市场整改,是企业暂时将问题市场接管的非常时期,通常上级会委派专人进行现场督战。 但是,在这“一域二主”的特殊阶段,容易造成区域人员思想混乱。如果管理上稍有松懈,问题市场就容易出现“树倒猢狲散”。所以,在整改计划中,强调作业标准和工作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说,人员报到、晨训集合、集训例会时,有人迟到,该不该处理,如何处理?每日的晨训,有的业务人员“年老体弱”,完成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该如何处理?集训例会总结时,有人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目标,又要如何对待?铁的纪律一旦建立不起来,这个临时性的团队随时都可能会有崩盘的危险。
从量化的角度上来说,强调标准和纪律,就是将行为动作细化、时间考核节点细化,以及相应惩处机制细化。对时间节点考核和惩处机制的细化就是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也是每个整改计划当中务必要有的。
整改的本质,其实就是将我们日常业务行为按标准重复做好。我们可以将整改需要量化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推广形式的标准化、终端达标(质量及数量)、库存整改(总量及结构)、业务拜访SOP。
由于整改标准涉及企业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我们在整改中应把企业完善的各类标准体系进行介绍。
一、推广形式的标准化
推广形式的标准化首先是推广目标的标准化,建立一个可行的目标,并通过规范的推广方式达到目的,是振奋落后区域的最佳途径。一般来说,落后区域的市场基础不及公司的平均水平,因此,在确定整改市场的推广目标时,应可以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在预估目标市场容量的基础上,通过推广公式和经验数据计算出来的预期目标,不宜过高,但要比前期推广结果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这个部分就会涉及《推广经验数据积累更新表》的建立。
《推广经验数据积累更新表》是目标销量的来源,也是工作量分配的参考。无论是门店推广、广场推广,还是社区推广,都离不开《推广经验数据积累更新表》。
二、终端达标(质量及数量)
终端达标分为质量达标和数量达标,质量达标其实就是检验终端建设标准是否符合企业终端建设规范,这里涉及企业的《终端建设规范手册》以及《终端产品分销手册》,而整个终端达标要依据这两个规范手册,对终端进行清理。
对于客户数量不达标的区域,需要将每个人每天的行走区域、需要拜访客户数量、需要收集的潜在客户资料、需要促成的客户数量进行分配,这里涉及《客户拓展经验数据积累更新表》,每个企业也应该建立这个经验数据的相关资料。
三、库存整改(总量及结构)
库存总量(分公司或者经销商的)涉及四个指标:安全库存、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库存投资回报。
库存结构也涉及四个指标:窗口产品、动销率、缺货率、订单满足率。
我们将市场整改中涉及库存的这八个指标,统称为《库存效率与效益指标合并表》(见表9-12),库存整改计划也是针对这八个指标,确认整改内容和科目。所以,企业逐步建立这个合并表,既是对渠道库存的标准进行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为关键时刻压货做准备。
表9-12库存效率与效益指标合并表样表9
总量指标 |
公式示范 |
安全库存 |
(日均出货+日安全库存)×(订货间隔+到货间隔) |
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库存成本 |
库存周转天数 |
统计期天数÷(库存成本/销售成本) |
库存投资回报 |
统计期毛利额/库存成本 |
结构指标 |
|
窗口产品 |
SKU1、SKU2、SKU3、SKU4、……SKUn |
动销率 |
规格动销率=统计期间动销规格数/期末库存规格数 商品动销率=商品累计销售数量/商品期末库存数量 |
缺货率 |
缺货规格数量/总规格数量 |
订单满足率 |
可满足规格数量/总订货规格数量 |
四、业务拜访SOP
业务拜访分为三个部分:拜访前、拜访中、拜访后。
拜访前的“上表人物”涉及的规范主要有《终端拜访记录卡》、《终端评估信息表》。通过《终端拜访记录卡》回顾上次拜访的问题,准备应对方案以及此次拜访所需的《终端拜访记录卡》;通过《终端评估信息表》确认终端的现状和问题,确认沟通重点。
拜访中的“想说看做记”,可以归纳成以下五句话:想问题、说重点、看终端、做标准、记结果。除了涉及《终端拜访记录卡》和《终端评估信息表》,还有推广整改中涉及的《终端建设规范手册》以及《终端产品分销手册》,新增的拜访规范主要是《终端七要素手册》——分销、位置、陈列、价格、库存、助销、促销,这也是帮助终端逐一梳理问题的关键手册。
拜访后的“整理调控”,没有新增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针对此次拜访将《终端拜访记录卡》和《终端评估信息表》进行完善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次拜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