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产品”包含三个标准动作,分别是主攻产品组合运营提效、副攻产品组合运营提效和防守产品组合运营提效。事实上,对于三个策略产品组合运营的指引是同一个方法论,只是每个策略组合所处的生意发展孵化的阶段不同,因此本模块将用一个整体路径图进行有步骤地呈现和拆解。
“王总,即将学习的模块5的三个动作是不是就是前面‘动作9’相应的细节运营动作分解?”随着学习的系统性深入,小王对整个城市开发体系的理解越来越有感觉了。
“非常准确!作为整个城市开发体系的核心动作,‘动作9——基于渠道的产品组合选择’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你需要花最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实践和巩固的章节和工具。为了确保充分理解和后续运用,接下来本模块的三个动作要将‘动作9’中识别出来的三个产品策略分别讲透!”老王边说边走到办公室的大白板前画起图来……如图6-1所示。
图6-1 产品组合策略孵化路径
“小王,你可以看到我画的这张图从左到右是逐步上扬的,做生意就像爬山坡,只有不断爬坡的生意才可持续、才有意义!我们的工作看上去是拿订单,实际上是卖产品,我们的订单和指标本质是通过卖掉的每一瓶、每一包、每一袋、每一支来累计、来兑换、来实现和来完成的。为了更清晰地帮助你理解和应用,我从实战角度将‘主攻’‘副攻’和‘防守’三大货品策略呈现在一张策略地图上。”老王敲了敲被他写满图文的大白板,继续说道。“通过将三个策略放在一张策略图上的动作,是为了表明这三个产品策略其实是一个逐步爬升的生意发展路径。这个发展路径中的‘9个阶段’会教会你如何一步一脚地推进产品业绩‘上台阶’,从而达成生意的不断增长。”
“王总,这张图上‘阶段1’到最后‘阶段9’对应的三大产品策略的先后顺序分别是‘主攻’到‘副攻’再到‘防守’,这个先后顺序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老王赞许地看着小王,不紧不慢地解释:“刚刚提到我们的销售指标达成是通过每一个产品SKU(Stock Keeping Unit最小库存单位)的每一个最小规格(例如瓶、袋、包和支)的实际售出来累计实现的,所以每个SKU销售出的单数越多生意额就会越高。”
“在我们线下快消品销售各个渠道中,每天的生意售出大致可以分为平日的‘日销销售’和高峰的‘关键日销售’,两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我们每个SKU的生意销售额。”如图6-2所示。
图6-2 每一个产品SKU的销售组成
“综上,基于我二十多年快消品基层销售的一点经验总结萃取,我和很多同行都一致认为,对于每个产品、每个SKU的工作,最高效的工作方法是‘盯产品动销’!而且是每一天,不仅是产出高的周末假日的‘关键日销售’,也要紧抓每一个日常平销的‘日销销售’。而这两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让‘盯产品动销’的这个动作高效率产出,而衡量高效率产出的核心指标就是‘销售环比上台阶’!因此,你可以看到我在白板上勾画出来的‘产品组合策略孵化路径’是一个从低到高不断爬坡的‘上台阶’模式”。如图6-3所示。
图6-3 爬坡的上台阶模式
“当越来越多产品的销量通过‘日销销售’和‘关键日销售’的‘双重增长’一步一步地‘上台阶’,我们的生意底盘和基础就会越来越稳,城市市场基本盘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为什么把以上九个产品爬坡节点归类到‘主攻’‘副攻’和‘防守’三个阶段呢?”
“这是从产品的孵化生命周期来切入和考虑的!”老王补充道。如图6-4所示。
图6-4 三个阶段分类
主攻产品组合(平均每天销售额从0到100元):主攻,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主动进攻来实现战略目的,主攻产品组合就是主动发起进攻的产品SKU数的累加总和。在现实的区域和城市市场销售工作中,我们的生意往往由几个或者十几个成熟的爆品贡献和组成的,但是这些产品更多承担着常规业绩任务的基本盘,缺乏进攻属性。如果一个区域或者城市市场每月业绩达成太过于依靠老爆品,那么这个市场很难抢到额外的新增市场份额。要从被动防守到主动进攻,我们必须要孵化出新的产品,这样才有新的增长。所以这里的主攻更多是强介入、强干预的主动进攻,将更多有机会的产品从0到1孵化出来,通过主动进攻孵化出来的新产品越多,我们生意发展的动能就越持久、越强劲!我们一般对于主攻产品组合的投入力度会比较大,毕竟从0到1不容易,是区别于常规产品的高难度动作,必须集中资源饱和攻击。
副攻产品组合(平均每天销售额从100元到333元):相对于主动进攻,副攻产品组合所选择的SKU大多已经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初期,每日销售额已经从100元逐步提升到333元,也就是一个月该单品的生意贡献已经突破一万元。在我们快消品销售行业中,客观而言,当一个SKU在一个售点终端一个月的销售额如果达到10000元,也就意味着这个SKU已经成了这个终端的“核心单品”!对于一个逐步成熟的核心SKU,每日销售额300多元约等于20~30笔成交,其实要达到这个成交笔数并不容易,主要靠“关键日销售”来拉高均值,因此这个阶段的关键日同样关键,一旦突破店均月销的“万元大关”,这个产品就能稳步向“防守”产品策略过渡。
防守产品组合(平均每天销售额从333元到1500元):“防守”产品组合其实可以理解为“收割”产品组合,也就是这个组合类别里面的产品相对而言已经非常成熟,在该渠道售点已经被确定体量的消费群体认可并产生持续的复购,已经可以逐步收缩价格折扣和促销力度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收割”。这个产品策略组合其实是每个品牌厂家最希望看到和实现的阶段,一般都是“核心爆品”的下一个阶段。每天销售额从300多元逐步提升到600元、1000元直到1500元,连带所在售点终端的平均月销会从“万元大关”攀爬到“两万元店”“三万元店”和“五万元店”,这就是防守产品组合的最佳盈利路径,任何一个快消品品牌公司拥有这类策略组合的产品越多越能赚钱,公司赚钱了,我们做销售的奖金不就更多了!这就是“良性循环”。然而“防守”产品组合往往已经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顶峰期”,而“顶峰期”紧接着就是不可避免的“衰退期”,如何让“衰退期”更加缓慢将取决于“防守”产品组合策略的战术设计能力和执行质量。
老王敲了敲白板继续说:“小王,你是否注意到以上我们谈到的都是每天销售额,这里的简单除法公式是用‘每月目标产品在某终端的总销售额’除以30或者31天,从而得出平均的‘每天销售额’,包含前文提到的‘日销’和‘关键日销售’。一般情况下,‘关键日销售’是‘日销’的2~2.5倍,因此我们不仅要提升关键销售日的营业额,还要做好日常每日的常规动销。”
“理解了,我们的销售工作其实是爬坡的工作,让每一个不同策略设计的产品SKU一步一个脚印的‘爬楼梯’‘上台阶’,这样的生意才能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下去,对吗?”
“完全正确,以后当你的销售工作经验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每天和你打交道的经销商客户们做的也是类似‘爬楼梯’和‘上台阶’的工作,以后会有专门的经销商生意管理体系部门来讲相关方面的内容,做好产品爬坡是生意爬坡的基本功,慢慢来不着急!”。
(编者:经销商相关话题有兴趣可以参考本书书后附件文章7《硬道理是求发展,最重要是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