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渠道数字化软件的普及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终端系统的重要性。于是,几乎所有的品牌商均要求自己的业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自己的终端手机系统,否则就会对经销商采取“措施”。常见的“措施”有:
使用不达标,市场费用无法核销,企业不予支持。
使用不达标,经销商业务无法制定考勤,无法支持底薪。
使用不达标,网点、库存、配送及时性等数据不全,甚至招来处罚和闭户。
经销商也苦恼,代理单一品牌的风险太高,部分品牌商换经销商可以说就像换一件衣服,淘汰理由无数。
于是,便出现了“共享业务”,经销商迫于品牌商的压力,青睐品牌商的业务底薪和市场费用,只能要其下属业务一人多系统,就是一个业务拿手机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终端系统App,到了终端店一顿乱拍。
我曾经拜访经销商发现,最夸张的是一个业务员手机里同时安装了5个品牌商的App,协同走访终端店,光门头照(门头加自拍)就拍摄了近一分钟。
随身带着一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终端系统登录比较耗电),进店之后一顿操作猛如虎,拍照就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拜访时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业务苦不堪言,经销商苦不堪言,品牌商苦不堪言。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终端系统?如何正视终端系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