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2大营销策略(9):应对新竞争对手策略 时间:34:32

(一)首先是商圈分析

l  评估竞争对手威胁:判断现有竞争对手对自身的影响程度,若威胁大则需及时调整策略。

l  关注潜在对手:包括酒店式公寓、长短租住宅、城市民宿等易被忽略的业态。

l  分析客户增减:对比同期核心客户(如商务客户)占比变化,若显著下降,需排查是否被新对手抢走。

l  把握机会型市场:如展会、大型活动等,结合自身优势找到竞争区间。

(二)竞争对手数据维度分析

l  基础数据:同规模、同档次酒店的数量、房间数、平均房价、出租率、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饱和度等。例如 1200 间客房的酒店更具价格战优势,500 米内有 12 家酒店则饱和度极高。

l  间接竞争对手:除直接竞争的同类型酒店,还需关注提供替代住宿的业态(如民宿、公寓)。

找到最核心的竞争对手后,需从档次、规模、与自身的距离以及配套情况等方面做最终判断。比如在一栋 26 层的楼里有十家酒店,竞争主要存在于楼上楼下,此时只需重点应对这几家即可。若竞争对手是直接抢客户的,需密切关注其线上线下渠道、服务、早餐、产品、价格体系等,全面分析才能避免被动。

(三)核心客户维护

在渠道层面,针对企业客户,商务型及高星级酒店要注意:

l  新酒店开业前两个月,需组建营销团队,对周边五公里内的企业客户进行梳理和拜访;

l  新酒店开业期间,要关注自身排名前 20 位的消费企业客户,及时回访,重点维护大客户,通过宴请、邀约消费等方式处理好客情关系,且需在每次回访后盘点汇总信息。

新酒店开业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需重点维护核心客户,分别是开业前两个月左右和开业后一个月左右,需关注企业客户订房量等数据变化,防止客户被新酒店抢走。

(四)应对策略调整

对于对价格不敏感且追求性价比高的客户,通常是那些更看重酒店综合价值(如服务品质、产品特色、品牌口碑、情感体验等)的群体,他们不会仅因价格高低做选择,而是更在意付出的价格能否匹配所获得的价值。

在政策和价格调整方面:

l  OTA 平台(某团、某城):需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及自身经营策略,对平台上的政策和价格进行调整,以提升竞争力和流量。

l  企业客户:针对企业客户的合作政策要进行调整,维系好合作关系,稳定这部分客源。

l  钟点房:调整钟点房的价格、时长等相关政策,吸引有钟点房需求的客户,增加流量。

此外,与流量、复购及渠道相关的所有事宜都需调整。比如早餐政策,可根据目标客户群体调整供应时间,像针对旅游度假客户,将早餐开始时间从七点提前到六点半。还有会员政策、散客政策等,例如对所有散客实行与某城平台相同的价格,做到一视同仁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调整,能缓解竞争对手的干扰和分流,最终实现业绩和持续经营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