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型品牌故事

另一种是赋能型产品故事。比如2004年,多芬就采取了赋能型产品故事制作了一个名为《进化》的广告片。它无声地展示了一个普通的,甚至看起来面容有些憔悴的模特,如何在修图之后成为一个完美的封面女郎,揭示了模特的美只不过是数字时代的魔法而已。

显然,那家著名的品牌定位公司给这家餐饮企业写的是一则“制造焦虑-提供解决方案型”品牌故事。只不过制造焦虑的部分被淡化了,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消费者的困扰:想吃肉食,却怕长胖。然后,更多的内容是给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

“我讲一则品牌故事给您听,您感受一下这家公司的品牌故事有没有用。

“一个叫布雷克•麦考斯基热爱旅行的美国人,有一次,在阿根廷旅游时,发现当地有一款已经制造了100多年,积累了很好工艺的懒人布鞋,穿起来十分舒适。同时,当地很多贫穷的儿童,却连这样的鞋子也穿不上。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阿根廷的布鞋卖到美国去,然后每卖出一双鞋,就给孩子们捐一双鞋。

“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和朋友开始了创业。他们给自己的鞋品牌起名叫:TOMS 。TOMS是 Tomorrow ’s Shoes 的英文缩写。

“一开始,布雷克并未意识到品牌故事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他在肯尼迪机场发现旅客中有一位女士穿了他的TOMS鞋子。

“ 于是,他问那位女士穿的鞋子是什么品牌?

“这位女士兴致勃勃地为他介绍,TOMS是一个慈善而伟大的品牌,是洛杉矶的一个善良而有野心的小伙子创办的品牌。‘你知道吗?我穿上这双鞋子,就意味着他们会给贫穷的人们捐出一双鞋子,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

“这件事,让布雷克意识到了品牌故事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

“于是,他精心打磨了TOMS的品牌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你该如何向身边的朋友展示,自己是一个热爱给予而不是只追求索取的人呢?

“和他们说吗?谁会相信你呢?

“可能你并没有好办法表达自己。但让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以及同事知道自己是个随时愿意提供帮忙的人,这件事有多重要,不用我提醒了吧?

“人们会乐于与善良的人交往,请求他们的帮助,同样也会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帮助。

“这很重要,对于提高你的人际关系能力非常有用。但你却没有办法来表达自己,毕竟没人愿意相信一个只会不停地说的人。人们会认为,能说会道的人只是在标榜自己。

“如今,有了TOMS,你只要穿上这双鞋子,就可以表达你是一位有爱心,愿意为别人着想的人了。

“你买一双TOMS,我们就会以你的名义,帮你向世界上贫困地区的儿童捐赠一款同样的鞋子。

“然后,展示了大量捐赠活动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有孩子们穿上鞋子时兴奋的笑脸,和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鞋穿时满脸泪水的面庞。

“这一故事,深深地打动了那些希望在人际关系上获得提升的,有着刺激自我性格的有远见者。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让TOMS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就向穷人捐赠了100万双鞋子。”

接下来,我向他讲述了打造品牌故事的两种思路。等他明白了两种思路的不同时,我继续说:“当‘焦虑制造-解决方案型’品牌故事刚出现时,还是非常有效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都使用这个套路,人们不再相信用了特效的洗发水广告,或者经过化妆及图像处理的美女。

“这时,赋能型品牌故事就诞生了。故事承认消费者不是完美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他们,激发他们的善意,同时为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去赋能。

“消费者熟知了赋能型品牌故事之后,多数会以成为该品牌的用户而倍感骄傲。比如TOMS鞋子的客户会为自己穿TOMS而感到骄傲,苹果迷也会因为自己使用苹果的产品而感到自豪。

“现在,你觉得,品牌故事对品牌价值的提升有价值吗?”

“毫无疑问,价值巨大!之前我们的品牌故事思路错了。现在,看起来我们要找一个角度,梳理出自己的赋能型品牌故事。”他说道。

“TOMS的品牌故事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公司从上到下都坚持践行自己在品牌故事中做出的承诺:他们真的不折不扣,一个不落地捐出了他们的鞋子!”

“我明白,一定要真实,要说到做到。如果不去践行故事中做出的承诺,早晚会被戳穿,被当成是骗子!”他肯定地回答我。

“只是我们这个做烧鹅的店,怎么才能找到赋能的角度呢?难道我们也承诺,消费者购买一份烧鹅,我们就捐出一笔款项来给希望工程?”

“赋能型产品故事有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您能介绍一下这个框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