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企业经营力普遍不足

企业经营环境急剧变化,企业家或企业经营团队迫切需要掌握能成功驾驭企业的经营力。所谓经营力,就是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经营能力。

就具体的企业经营来说,经营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和实施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经营力的构成要素

思维能力:就是快速感知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思考企业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经营面临的问题,制定企业中长期目标和经营战略的能力。

规划能力:就是沿着中长期经营目标所指的方向具体规划企业经营活动,即定义年度经营目标和经营课题,并根据轻重缓急决定资源配置和制定经营计划的能力。

实施能力:就是将计划付诸实施,把企业经营意志转化为广大员工的具体行动,并通过持续推动企业革新改善活动达成企业目标的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层)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练就了良好的市场应变能力。但是,由于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企业主要是靠资源投入和捕捉机会实现粗放式发展,在管理上缺乏积累和更新,中国企业经营者的规划能力(计划力)和实施能力(实施力、持续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

(1)很少把企业经营战略细化为职能任务或经营课题,经营战略无法落实;

(2)不会制作和运营有保障措施的可实现经营计划,无法将经营意志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动;

(3)不会运用导向性较好的量化管理方法,导致企业员工盲目、懒惰,进而损害组织执行能力;

(4)企业高层普遍期望通过考核出业绩,而对过程关注不多,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指导服务不够,导致团队能力提升缓慢。

总之,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力不足的问题,对此,广大企业经营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