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选址决定客群,保健品类调整要跟上

门店选址情况决定着药店保健品的品种结构,因此,在进行保健品类管理时,必须要认真对门店周边的客户群进行需求分析;客户的需求不一定是显性的,还必须结合现有药品的销售品类来进行分析。

 

案例:

某位于二线城市社区药店,紧挨大型商超。经营面积约80平方米左右,日均销售额约3000元,药品销售约占90%以上,非药的食品、洗化品约占7%,保健品约占3%。但从陈列面积来说,药品的陈列面积约占70%,非药的食品、洗化用品约占15%,保健品约占15%

目前,该店主要经营有3个品牌的保健品,以中低价位为主,除一个有品牌代言人、广告外,其他两个品牌均为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生产。

从品规占比来说,主要品种为钙片类、鱼油类和卵磷脂类,约占整个保健品的60%左右;其次是蛋白质粉和螺旋藻类,约占20%左右,其他品规约占20%左右。

按照日常动销情况来排序,最多的为钙片类,约占整体销售的50%左右;鱼油类和卵磷脂类约占30%左右;其他的约占20%

  客类分析

  1.该店背靠两个封闭社区,出口与该店距离约在100左右;在门店150处,为城中村的主要出口的一端,城中村人口在1万人以上;从店外行人结构占比情况来看,约90%以上为周边200范围内的社区(封闭性社区以出口为终点计算)居民,10%为临时流动人员;药店正对面为当地最大的生活用品商超,其购物人群40%为周边500范围内的社区居民,40%为周边2000范围的社区居民,20%为临时流动行人或驾车购物人流;两者之间有人行横道相连,人行横道出口与门店直线距离约20

  2.来客结构:熟客约占70%以上,临时来客或者偶然进店顾客约占30%左右;从年龄结构来说,40岁以上的约占80%以上,40以上的约在20%左右;从职业情况来说,上班族约占80%以上,其他约占20%左右;从性别上来,男性约占60%左右,40%为女性。该门店客群多为流动人口,但由于附近有大型商超,当地居民客户流失较大。

  调整建议  

  1.增加保健品的陈列面积,至少要达到门店陈列面积的30%左右。考虑到该店在当地整体药品销售中的占比并不大,还需要通过药品的销售逐步扩大客户群,因此,保健品的扩容应通过现有空间的充分利用,不要减少其他商品总量。

  2.该店周边流动人口总量比较大,较难进行冷僻小品种的推广。应立足于对面商超流动人口的开发,着重做好“鱼、卵、钙”的销售,增加2个有形象代言人的保健品品牌作为主要销售品种,提升门店保健品的整体档次。

  3.重点做好提高免疫力、美容、骨科保健、青少年成长、肾脏保健、抗过敏等品类的陈列和销售。封闭性小区一般居民以上班族为主,收入较高,保健意识较强,且大多为家庭中坚人士,对保健品的接受能力会比较强。

  4.继续保持以低价格保健品的主要品种为主的陈列方式,主要是塑造良好的价格形象,并在顾客进行价格比较时能够以该品牌进行反比价。在药品价格上也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可比价商品的价格至少要在当地处于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