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几乎在每个产业里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企业里却很少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企业苦苦追求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而对外购投入却全然不顾。
企业常常让那些对降低成本既无专门知识,又无积极性的人去购买许多东西。
——迈克尔·波特
在我接触过的大多数企业中,采购作为一项企业职能,其使命与作用往往被理解得最浅。它常被解读为一种业务末端的后勤性工作,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主要是忠诚和砍价能力,而不会把采购视为企业特定运营环境下与供应链、研发等密切相关、交叉互持的“组件”。在这个大背景下,对采购的功用定位过于狭小、采购运作见小不见大、采购手段单一、缺乏想象力。具体表现为:重价格、轻总成本,重交易、轻管道,重淘汰、轻甄选,重惩罚、轻帮扶,重分权、轻驾驭,重避嫌、轻担当,重节流、轻开源,重人治内控、轻机制内控。总之,采购运作整体体现出短视的、浅层次的、“见木不见林”的、“拆东墙补西墙”的、碎片化的明显特征,远离长期性、系统性、平台化特征。
本书关于采购的内容,着眼于如上常见弊病而针对性展开。重点不在事务性的作业级技巧,而在转变采购管理思维、构筑采购体系、搭建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