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阶段:业务线下运作
企业业务主要依赖线下人工处理,尚未实现信息化,多通过手工填写数据或单据完成业务操作。现实情况是,中国超过一半的企业处于这一阶段,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因业务模式特点,暂未启用数字化,但随着数字化成本持续降低,将会有更多企业跨越这一阶段。
(二)线上化阶段:基础软件应用
企业开始通过软件系统处理业务,如使用 ERP
软件进行资源管理,或借助钉钉等办公插件辅助办公,部分业务实现线上化操作。然而,此阶段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较弱,虽具备现代化办公基础,但在数据价值挖掘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三)数据分析阶段:数据分散管理
企业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但各部门、团队采用各自的标准和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模板或框架来呈现数据,导致数据分析工作较为混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着手建设数据中台,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汇集和统一管理,标准化处理数据展示与分析,满足业务痛点需求。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其数字化水平已超越 90% 的同行。
(四)业务创新阶段:数据价值挖掘
企业在数据中台的基础上,开展业务创新、跨领域融合,提供增值服务或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例如,电力企业借助数据中台,实现不同时段电力资源的智能调配,这正是业务创新的典型体现。
(五)行业引领阶段:标准制定者
企业成为行业领头羊,能够建立行业标准,并凭借自身数据资源,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数据价值交换合作,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