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辈子只做超市

创办乐城超市之前,王卫在合肥市的红府超市当总经理,并没有想过要创业。当时,美尔凯特的董事长沈业林一直想请王卫去他的公司做总经理,而王卫一直没答应,因为他决定这一生只做超市。沈业林说:“那就做超市吧!我来投资。”当时王卫跟沈业林开了句玩笑说:“曙光百货所在的那栋楼的位置不错,你要是能把那栋楼租下来,我就出来干。”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扩张。这栋楼机缘巧合被拿出来拍租,而且是第一次在合肥市政府广场外公开拍租。当朋友们听到王卫有计划自己创业时,纷纷参与进来,并且坚决要求入股,支持他创业。之后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有人给王卫打电话说:“你要的那栋楼我们拍下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卫懵了,因为他们是用1480万元的年租金拍下的,比他的预期高了800万元。

当时正好临近春节,王卫清楚作为一个国企的总经理,正值超市销售高峰,如果这个关键时候辞职,企业肯定会乱套,所以他跟好朋友们提出一个条件,等过完春节后再正式上马。而中间等待的两个多月,物业要照付租金,一个月的租金就是123万多元。不仅如此,就在王卫等待的那两个多月时间里,还引来众多猜疑,因为没有任何动静,有人猜测竞拍者是不是骗子,还有人猜测会不会是洗钱行为。

辞职后,王卫突然感觉有点不适应,身边没有一个帮手,很多事都得亲自去操持,这让王卫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招兵买马。第一个来帮王卫的是原红府超市的副总经理张文利,身边多了一个创业伙伴,很多事就好办多了,但是2个人不好租办公室,所以那段时间他们天天就在离物业大楼很近的麦当劳办公。

没过多久,以前红府超市的一位供货商听说王卫自己出来创业了,就找到他说要跟他一起干,而且还下了很大的决心,买了辆摩托车,决定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开始干。王卫对这位供货商朋友很是感激,他叫刘勇。在王卫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刘勇每天来得最早,放下身段,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帮王卫跑了三个月项目,分文不取。待公司招了很多员工以后,刘勇跟王卫说,还是自己去做经营。

创业的过程是很辛苦很艰难的,一个跟随王卫多年的办事员辞职了,他是运营部总监的部下。运营部工作繁忙,包括运营部总监自己也天天要加班,作为他的部下当然也少不了要加班。有一次,运营部总监临时通知他周日要加班,结果他不愿意,理由是不能因为工作耽误了与女朋友约会。这位25岁的小伙子,之前谈了两个女朋友,结果都因为经常加班而吹了。虽然对乐城超市依依不舍,但这次他不想再错过,于是提出了辞职。因为经常加班,有一个财务也辞职了,她是乐城超市招聘的第一个财务,有2个孩子,她的家人很反对经常加班。她其实舍不得走,辞职手续办好后,很长时间也没有走。

这些员工的陆续辞职并没有动摇王卫的创业想法,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我决定一辈子只做超市的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在创业前,我在红府超市任职时间长达五年多,按照国企的用人周期已经破纪录了,所以我也要考虑出路问题。第一条出路是继续升职。我是从一个一线营业员一步一步上升到总经理职位的,我知道后面还有机会升职。但是未来的管理范畴,可能不是我想要的。第二条出路是自己创业。如果想一辈子做超市,只有自己去创业,或者做职业经理人。不过做职业经理人还是漂泊不定,没办法把一件事情做深做透,这是我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当然次要因素是有一帮很好的朋友一直支持我创业。”

巧合的是,王卫看好的那栋楼最终被拿下来了。在王卫看来,那栋楼是一个可以开门立户的地方。当然从国企出来,是一个长期思想改变和纠结的过程。不过王卫知道他正在创造一种超市的未来模式,而且赶上一个好的时间节点。早五年没机会,因为大卖场正盛行,他也没有能力开大卖场;晚几年也不知道市场会怎么样。“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大卖场走下坡路的时候,把握住了这个时机,有可能就会大赢,把握不住,就会错失机遇。所以我决定冒这个风险,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