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战略。战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可用于国家,小可用于个人。对于组织来说,也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卓越运营体系(OES)中,战略是方向盘,确保做正确的事。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系统的战略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在西方,“strategy”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而现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很多流派。不管如何变,定方向的职能没有变。在这个体系中,从战略规划(SP,确定3-5年发展方向)开始,经过战略解码,最后形成年度经营计划(BP,12个月发展计划),包括重点工作及考核指标等,它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其重要性无可替代。
重点工作、变革项目管理是驱动组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与战略强进行绑定,它的关键作用也比较容易理解。这好比一个汽车,如果没有了关键的动力系统,那么跟一堆废铁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不管是重点工作还是变革项目,都要有具体的管理机制来推动,一个公司是走向平庸还是迈向卓越,往往跟这个强相关。
运营绩效体系则是仪表盘,是整个运营体系健康度的直观反映,可以提前预警,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问题、解决问题。跟我们开车一样,速度是多少、快了还是慢了、还剩多少油(或电)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及时、准确地在仪表盘上展现出来。而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通过仪表盘快速定位问题,并层层剖析出问题的根因,快速解决。
数字化转型这几年轰轰烈烈地推进,比上个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升级要凶猛得多。遥想当年,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面对信息化浪潮的时候很无奈地说了一句“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现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当年则有过之而不及,在提升运营效率、防控风险及提升客户体验上数字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流程无所在又无所不在。变革项目解决例外事项,流程支撑例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