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企业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系统是符合企业要求的?这个问题就涉及人力资源系统的分类情况。
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企业的竞争力也已经由企业家个人能力的竞争转向企业组织能力的竞争。把个人能力整合为组织能力,是企业系统能力的试金石。只有先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分类,清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系统的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搭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系统。
按照功能配置的完整性划分,人力资源系统可分为基本型HR系统、标准HR系统和技术型HR系统;按照文化导向划分,人力资源系统可分为基于年功(年功序列)的HR系统、基于职位的HR系统、基于能力的HR系统和复合式的HR系统;按照战略价值划分,在企业发展初期,其人力资源系统的作用往往是辅助行政人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构建人力资源专家决策的系统。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人力资源系统的价值就会体现在人力资本运营中。
人力资源资本化必须具备四个前提:
第一, 人力资源专业化。这涉及知识、技能方面的专业化问题,并从员工个体的专业化延伸到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化。
第二,人力资源职业化。专业化与职业化是有区别的,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以及团队的精神和协作。
第三,人力资源企业化。很多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都很高,这就涉及人力资源企业化程度的问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等都属于人力资源企业化的范畴。人力资源企业化程度越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也水涨船高。
第四,人力资源战略化。当企业提出了新的战略,而员工却没有随之进入到战略需要的组织状态,就无法很好地支撑战略。让员工理解战略,从专业化、职业化、企业化方面转化为战略需要的资源,这个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的战略化。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战略化,人力资源的资本化才具备了保障前提。否则,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只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