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TOD模式与城市群发展互动机制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一种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是基于土地收益反哺的交通战略开发模式。进入21世纪,在以传统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汽电车站、地铁站、轻轨站等)为导向的TOD模式基础上,开始出现以高铁站、高速公路互通、机场、港口、码头为重要节点,以高密度混合多元开发为显著特征的新型TOD模式,一般称之为“大TOD模式”。

大TOD模式与城市群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作用。互动机制如下图所示:

中原城市群是基于大TOD模式发展起来的最佳城市群实践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铁及其他大TOD模式增大了高铁枢纽及沿线城市对人流、物流的拉动作用。2014-2017年间,郑州客运周转量从2014年的274.9亿人公里上升到2017年的329.3亿人公里,总涨幅达19.79%,平均增长率为4.22%;货运周转量从2014年的537亿吨公里增长到2017年的779亿吨公里,总涨幅达45.10%,平均增长率为5.72%,四年间,郑州的人流、物流均保持较高速增长。

第二、TOD模式对中原城市群产业功能规划及产业集聚的影响。

伴随着以高铁为骨架的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托 “米字型”交通网络结构,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发展带;其中,沿京广发展主轴及陇海发展主轴已经形成,其余两个发展带将随着高铁的建成逐步形成。

第三、米字型高铁架构加强了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从高铁规划图和经济强度联系图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郑州已经开通京广、郑西和郑徐高铁,相对应的,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江中游、淮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也更紧密。未来,郑万、郑合、郑太和郑济4条高铁线路也将陆续建设开通,“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成将使郑州到合肥、济南、太原、徐州等城市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我们将会看到中原城市群与成渝、关中、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也将日益紧密起来。

第四、大TOD模式对核心城市及高铁沿线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有极大拉升作用。以郑州为例,伴随着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郑州商品住宅平均楼面地价从2015年的1830元上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2728元,涨幅高达49%;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从2015年的8857元快速攀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14000元,涨幅高达58%。

二、城市群综合分析

中原城市群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间,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截至2016年底,生产总值占全国9.48%,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位居全国第四位,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目前,中原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不仅远低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4%,也处于我国主要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末位,仅河南省农村人口就近5000万人,因此,提升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是建设中原城市群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规划,中原城市群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预计有1000万人实现城镇化。如能达到京津冀城市群64%城镇化率水平,预计有2400万人实现城镇化。

而从商品房销售金额对比来看,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城市群相比差距非常大,仅占长三角的1/6不到,与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也有较大差距,房地产市场成熟度低。

中原城市群属于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强核吸附为主要特征,核心城市是经济、交通与信息聚集地,此阶段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区域内大量资源进入核心城市——郑州。

中原城市群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式布局。城市发展较好区、适中区的城市与一般城市呈现梯队式发展,比例为1:14:15。

从城市群投资潜力雷达图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是国内较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人口规模、产业发展、交通便捷度均得分较高。经济总量、经济活力、旅游服务、城镇化率均得分较低。

从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图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及山东半岛城市群联系最为密切,其次与淮海、京津冀、。长三角及关中城市群联系较为密切。

中原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

从中原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可以看出,郑州和开封(0.059)、郑州和新乡(0.051)、郑州和洛阳(0.034)联系相对密切。

中原城市群与4个城市群有势力范围的交叉重合。邢台、邯郸和安阳3个城市同时纳入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势力范围,将3个城市分别与2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对比分析,邯郸和安阳则更倾向于融入中原城市群,邢台更倾向于融入京津冀城市群。

聊城和菏泽2个城市同时纳入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势力范围,将2个城市分别与2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对比分析,菏泽更倾向于融入中原城市群,聊城则更倾向于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

宿州、淮北和商丘3个城市同时纳入中原城市群与淮海城市群势力范围,将3个城市分别与2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对比分析,3个城市均更倾向于融入淮海城市群。

运城同时纳入中原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势力范围,将该城市分别与2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对比分析,运城更倾向于融入关中城市群。

三、城市房地产投资策略

我们从城市发展潜力、房地产市场热度、投资安全性三个单一维度给出城市群各城市排名情况如下图:

中原城市群属于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强核吸附为主要特征,核心城市郑州吸附能力强。中原城市群城市等级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处在城市发展较好区、适中区、较弱区城市比例为1:14:15;核心城市郑州受空港新区土地供应和城改项目的影响,房价和低价的平均涨幅均小于其他新一线城市,处于扫货区,但完全市场化的土地竞买和商品房价涨幅巨大,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般城市大多处在挑货区、进取区、看平区。处于进取区的城市有8个,居十大城市群之首。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低,人口基数大,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地货比整体相对较低,应作为公司近期战术级投资的重点,加大投资力度。

根据九宫格阶梯筛选法则,处在阶梯阴影区位重点拓展城市:处在扫货区内的重点拓展城市为郑州;黄线框内的重点投资城市,主要包括开封、新乡、聊城、蚌埠、邢台、洛阳、邯郸、信阳、阜阳、南阳、周口、商丘、菏泽;处在挑货区的重点拓展城市,主要有濮阳、焦作、漯河、运城、长治、鹤壁、三门峡;聊城处在快销区、应注意控制风险,快销为主。

根据九宫格模型得出中原城市群作战地图,主攻城市有周口、商丘、信阳、阜阳、南阳、菏泽、邢台、洛阳、邯郸等城市。

以行业领先房企投资评审标准作为筛选器,安阳销售利润率为负,除战略考量外,能不进驻则不进驻;焦作、亳州、宿州、许昌、运城、漯河、菏泽、商丘城市平均销售利润率低于15%,应关注市场风险,重点把控好获取土地位置及价格。

充分考虑TOP50房企之间的竞争平衡,郑州已进驻TOP50房企超过30个,应重点关注市场竞争带来的非理性拿地风险。除50强房企外,还要关注河南建业、康桥及正商等本土强势房企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