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大的布局确定之后,就需要对布局的设备、流水线等内容的辅助设施进行规划。辅助设施包括水、电、气、灯、办公区、功能区、信息系统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场管理是设计出来的。车间规划的好,非常有利于后期运作时的现场管理。
确定车间大物流、分割生产单元位置、确定车间通道及物流方式,按分割好的位置、物流形态,摆放生产单元(一条线一条线地布置),核算车间能耗(水、电、气、油等),规划设计总桥架。生产线桥架,按桥架要求施工,期间还要关注车间排污、排气、车间辅助设施位置等(如计量室、车间现场办公室、设备保全备品室、模具库房、模具保全区域、车间垃圾废料置场等)。
在车间一些辅助设施改造前,向政府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并确保后期验收通过(厂房高度、设计图、锅炉房、配电、行车、排污、噪音等),如果有大型锻造设备要考虑设置减震带(如大型冲床、锻造设备等),带有油烟粉尘的车间(或工序)一般要求设置在靠近角落,并做好排污、排尘设施的安装;
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水电气能空中走就不要地下走,尽量走桥架,预留接口,地下不应有任何障碍,便于设备搬迁、安装,保障物流通畅;
(2)充分考虑厂房内所需要的功能区(现场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各类库房、测量室、员工休息区、洗手间等),并确定大小及最适合的位置(按规划产能要求,要有可延展性);
(3)办公区应采用大办公室,不要隔成小间,采用走动式模式管理,可方便内部沟通并服务现场;库房尽量不要采用固定墙体结构,而采用隔栏,保证物流通畅;
(4)生产区充分考虑物流方向及参观路线,按群组进行布置;(最好采用纸板模拟,将厂房及所有设备均按比例缩小,在看板上进行布局、优化,一旦确定,作为今后设备布局及搬迁的依据)。
团队的作用是巨大的,做工厂整体布局时,要让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将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建立多套方案,再进行整合。